正在加载图片...
经开始给我们建构生存的框架:这就是用既给死者一个安息 之处也给生者以安慰的丧葬,将生者与死者糅和在一起。从原 始社会就走过来的丧葬文化,既埋葬了自己死去的亲人,也升 华了人类的道德理性。丧葬文化建构了另外一个世界,它丰富 多彩。面对它时,能让每一个人感到惊讶和自己的无知。 所以说,要让我用有限的知识去写这本在我们中国辽阔 土地上已经用行动书写了数万年,也许更悠久的文化现象,我 感到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我是在大学里从事民俗学教学和 研究的,丧葬本来就是讲课范围内的东西。但当我真正拿起笔 去写那些从原始人开始就将它作为神圣而永恒不死去从事的 工作的东西时,尤其是开始进入它的许多细节性习俗,并从中 感悟出它深深的情感生命时,我感到了笔拙。面对五十六个民 族和数万年传承积淀起来的庞杂的习俗及曾经有过的大量研 究,也面对涉及了政治、经济、哲学、自然、地理、民族、考古、民 俗、历史、信仰等等等等学科的知识,有些内容我除了边学边 写,只能有所取舍,粗线条式地展示丧葬的历史。我尽量将历 史的悠久性和现实习俗的多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予以考察, 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丧葬文化现象。历史和现象纵横相 结合的方式,虽然增加了研究和写作的难度,但却能使丧葬文 化更有典型意义地得到反映。 至今许多人仍然固执地认为,只有土葬才是人的最终归 宿,即使政府提倡火葬也无法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在浙 江的温州,朋友说,愿意罚款也要土葬占了绝对多数,这是几 千年来习俗传承造成的心理定势,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面 对这样的现实,也面对丧葬文化中许多尚未弄清楚尚未真正 解决的问题,这本书毕竟过于单薄了。但是,在牵涉到的这些 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