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共40学时,分为以下八章: 第一章信号的数学特征(3学时) 教学内容:信号的分类,信号的特征值,信号的算法规则。 教学要求:理解几种信号的定义和图形描述:掌握信号的几种数学特征值:掌握信号在时域 和频域的11种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信号的各种特征值。 教学难点: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算法规则。 作业:习题1.1、1.5、1.11 第二章信号的数学分析(6学时) 教学内容:周期信号的时域分析,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非周期信号的时域分析,非周期信 号的频域与复频域分析,随机信号的统计分析。 教学要求: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变换、频谱特性:理解非周期信号的冲激函数、阶跃 函数与奇偶性:掌握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积分变换、拉氏变换及频谱特性:掌握 随机过程、各态历经信号的数学特征、时域/频域/幅值域的统计与相关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周期信号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教学难点:随机信号的统计分析。 作业:习题2.4、2.8、2.20 第三章信号的离散化处理与分析(6学时) 教学内容:连续信号的离散化,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离散信号的Z变换,离散信号的 傅里叶变换与Z变换的关系,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教学要求:理解信号的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定理,了解采样与信号频谱的关系和影响:掌握 离散傅里叶级数DFS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算法与性质:掌握离散信号的Z 变换与Z域分析:了解几种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时间抽取基2FFT算法、频率 抽取基2FFT算法、分裂基算法、频域细化的CZT(线性调频Z变换)算法)。 教学重点: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和Z变换。 教学难点:信号的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的关系:离散傅里叶级数DFS和离散傅里叶变换 DFT的算法与性质。 作业:习题3.1、3.2、3.9 第四章测试系统的组成与分析(9学时) 教学内容:测试系统的组成,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测试系统的特性描述,测试系统的频率 响应,测试系统的机电模拟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传统与现代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 概念,理解线性定常系统的定义和重要性质,理解不失真的定义、不失真测试条 件和测试系统的动态误差:掌握三大特性描述函数-测试系统的传递函数H(S)、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h(①)和频率响应函数HGo)及其关系:掌握测试系统的动力学 建模方法、暂态响应和稳态响应的求解与分析:了解机电相似性,阐述机械网络 的画法原则,机电模拟分析的应用。 教学重点: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与特性描述。 教学难点: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和机电模拟分析方法。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共 40 学时,分为以下八章: 第一章 信号的数学特征(3 学时) 教学内容:信号的分类,信号的特征值,信号的算法规则。 教学要求:理解几种信号的定义和图形描述;掌握信号的几种数学特征值;掌握信号在时域 和频域的 11 种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信号的各种特征值。 教学难点: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算法规则。 作业:习题 1.1、1.5、1.11 第二章 信号的数学分析(6 学时) 教学内容:周期信号的时域分析,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非周期信号的时域分析,非周期信 号的频域与复频域分析,随机信号的统计分析。 教学要求: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变换、频谱特性;理解非周期信号的冲激函数、阶跃 函数与奇偶性;掌握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积分变换、拉氏变换及频谱特性;掌握 随机过程、各态历经信号的数学特征、时域/频域/幅值域的统计与相关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周期信号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教学难点:随机信号的统计分析。 作业:习题 2.4、2.8、2.20 第三章 信号的离散化处理与分析(6 学时) 教学内容:连续信号的离散化,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离散信号的 Z 变换,离散信号的 傅里叶变换与 Z 变换的关系,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教学要求:理解信号的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定理,了解采样与信号频谱的关系和影响;掌握 离散傅里叶级数 DFS 和离散傅里叶变换 DFT 的算法与性质;掌握离散信号的 Z 变换与 Z 域分析;了解几种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时间抽取基 2FFT 算法、频率 抽取基 2FFT 算法、分裂基算法、频域细化的 CZT(线性调频 Z 变换)算法)。 教学重点: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和 Z 变换。 教学难点: 信号的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的关系;离散傅里叶级数 DFS 和离散傅里叶变换 DFT 的算法与性质。 作业:习题 3.1、3.2、3.9 第四章 测试系统的组成与分析(9 学时) 教学内容:测试系统的组成,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测试系统的特性描述,测试系统的频率 响应,测试系统的机电模拟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传统与现代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 概念,理解线性定常系统的定义和重要性质,理解不失真的定义、不失真测试条 件和测试系统的动态误差;掌握三大特性描述函数--测试系统的传递函数 H(S)、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 h(t)和频率响应函数 H(j)及其关系;掌握测试系统的动力学 建模方法、暂态响应和稳态响应的求解与分析;了解机电相似性,阐述机械网络 的画法原则,机电模拟分析的应用。 教学重点: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与特性描述。 教学难点: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和机电模拟分析方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