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土厚易蚀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减蚀减沙效益极为显著。一般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土壤侵蚀模数可以 从每年每平方公里1万~2万减少到2000-30t,如陕西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土壤侵蚀模数由14000y (km2·a)减少到3000υ(km2·a),减少了l1000t(km2·a)。如果治理措施得当、治理质量达到规范标准,将侵蚀 模数降低到1000t(km2·a)的允许水平以下是可能的。在治理初期,沟道治理工程对拦沙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时间 的推移,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和植被建设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中尺度流域,水土保持减沙效益很显著,如黄河中 游一级支河无定河,流域面积3026km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总流失面积的5676%,90年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减少 河流泥沙590%。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在大尺度上也可减少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减少了水利工程 的淤积。治理黄河以来,水土保持累计保土拦泥106.55亿t,每年平均减少入黄泥沙3亿t,是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 16亿t的18% 水土保持的减蚀减沙效应在其他流也是明显的。长江流域水土持综合措施可减少土壤侵蚀模数2000~2500(km2·a) 以上,现有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面积5.86万km2,减少输沙模数500t(km2·a),每年可减少入江泥沙约3000万t,由 于影响长江干流泥沙的因素十分复杂,目前,水土保持对长江干流泥沙的影响还十分明显,但是,随着治理面积的扩 大和治理程度的提高,水土保持减沙作用必将逐渐显示出来 5.改善水文环境、保护水质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水资源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同时还表面在质的方面,综合措施在保水的同时还保土、保 肥,从而减小河川水体的面源污染,发挥水质保护水质作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通过其特有的防护作用,吸收和过滤 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使水体质量显显改善。 6.促进区域(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维护健康的流域水 文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证。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地改变了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这一地区群众脱贫治富步 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增产粮食40亿kg,生产果品150亿kg,使1000多万农民解决了温饱和农村生活用水问题, 缓解了水土流失地区群众的“三料”(肥料、饲料、燃料)困难。黄土高原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人口 数量已由2300万人减少到目前的1350万人。 长江流域“长治”工程实施10年来,已累计粮食30亿kg,治理区农业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300kg提高到440kg。800 多万人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并出现了一批小康户、小康村。 第四节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水土保持工程学与一些其他基础性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环境科学均有紧密的关系。在基础科学方面:①水土保持学 与气象学、水文学的关系:各种气候因素和不同气候类型对水土流失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形成不同的水文特征 ②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地貌学的关系:地形条件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水蚀及风蚀等水土流失过程又对塑 造地形起重要作用。③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地质学的关系:水土流失与地质构造、岩石特性有很大关系。许多水土流失 作用如滑坡、泥石流等均与地质条件有关,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地基、地下水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运用第 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及工程地质学的专业知识。④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土壤学的关系:土壤是水蚀和风蚀的主要对 象,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渗水、蓄水和抗蚀能力。改良土壤性状,保持与提高土壤肥力与防止水土流失有很大的关 系。⑤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应用力学关系密切:为了查明水土流失原因,确定防治对策,还需要土力学、岩石力学等方 面的知识。在应用科学方面,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农学、林学及农田水利学、水利工程学等均有密切关系。8 在土厚易蚀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减蚀减沙效益极为显著。一般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土壤侵蚀模数可以 从每年每平方公里 1 万~2 万减少到 2000~3000t,如陕西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土壤侵蚀模数由 14 000t/ (km2•a)减少到 3000 t/(km2•a),减少了 11000 t/(km2•a)。如果治理措施得当、治理质量达到规范标准,将侵蚀 模数降低到 1000 t/(km2•a)的允许水平以下是可能的。在治理初期,沟道治理工程对拦沙起决定性作用,随着时间 的推移,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和植被建设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中尺度流域,水土保持减沙效益很显著,如黄河中 游一级支河无定河,流域面积 30261km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总流失面积的 56.76%,90 年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减少 河流泥沙 59.0%。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在大尺度上也可减少河流含沙量和输沙量,减少了水利工程 的淤积。治理黄河以来,水土保持累计保土拦泥 106.55 亿 t,每年平均减少入黄泥沙 3 亿 t,是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 16 亿 t 的 18%。 水土保持的减蚀减沙效应在其他流也是明显的。长江流域水土持综合措施可减少土壤侵蚀模数 2000~2500 t/(km2•a) 以上,现有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面积 5.86 万 km2,减少输沙模数 500 t/(km2•a),每年可减少入江泥沙约 3000 万 t,由 于影响长江干流泥沙的因素十分复杂,目前,水土保持对长江干流泥沙的影响还十分明显,但是,随着治理面积的扩 大和治理程度的提高,水土保持减沙作用必将逐渐显示出来。 5. 改善水文环境、保护水质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水资源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量的方面,同时还表面在质的方面,综合措施在保水的同时还保土、保 肥,从而减小河川水体的面源污染,发挥水质保护水质作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通过其特有的防护作用,吸收和过滤 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使水体质量显显改善。 6. 促进区域(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是维护健康的流域水 文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证。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地改变了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这一地区群众脱贫治富步伐。黄土高原 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增产粮食 40 亿 kg,生产果品 150 亿 kg,使 1000 多万农民解决了温饱和农村生活用水问题, 缓解了水土流失地区群众的“三料”(肥料、饲料、燃料)困难。黄土高原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人口 数量已由 2300 万人减少到目前的 1350 万人。 长江流域“长治”工程实施 10 年来,已累计粮食 30 亿 kg,治理区农业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 300kg 提高到 440kg。800 多万人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并出现了一批小康户、小康村。 第四节 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水土保持工程学与一些其他基础性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环境科学均有紧密的关系。在基础科学方面:①水土保持学 与气象学、水文学的关系:各种气候因素和不同气候类型对水土流失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形成不同的水文特征。 ②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地貌学的关系:地形条件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水蚀及风蚀等水土流失过程又对塑 造地形起重要作用。③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地质学的关系:水土流失与地质构造、岩石特性有很大关系。许多水土流失 作用如滑坡、泥石流等均与地质条件有关,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涉及地基、地下水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运用第 四纪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及工程地质学的专业知识。④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土壤学的关系:土壤是水蚀和风蚀的主要对 象,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渗水、蓄水和抗蚀能力。改良土壤性状,保持与提高土壤肥力与防止水土流失有很大的关 系。⑤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应用力学关系密切:为了查明水土流失原因,确定防治对策,还需要土力学、岩石力学等方 面的知识。在应用科学方面,水土保持工程学与农学、林学及农田水利学、水利工程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