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辑模型(3)新系统信息量的估算,新系统数据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关于选用计算机机种和外部设备的初步 意见等。(4)成本估算 简述系统文档对于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性? 答:软件文档化是软件工程的基本要求,信息系统中的文档甚至比程序更重要。在软件工程中对系统开发 的每一步骤都规定了相应的文档,文档的制作与系统开发同步展开,,是系统开发的组成部分。在生命期法 中文档被称作各阶段的里程碑。文档可以帮助各种人员间的相互通讯,文档能帮助我们记录已经做了什么, 还必须做什么,系统投入使用后,必须根据文档进行日常的运行和维护,没有完整的文档,维护系统的程 序员就无法理解程序,修改系统时或是无法下手,或是给系统增加隐患 组织建立信息系统的三种方式及特点? 答:组织通常可用三种方式建立信息系统:一是通过购买,并在组织中实施;二是请信息系统开发公司来 开发:三是由组织内部的人员开发。第一种方式简单费用低,但是往往系统难以满足组织的信息需求,特 别是给日后的系统维护带来极大不便;第二种方式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即能满足组织信息需求,费 用也不是很高,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一定要注意在开发的同时建立自己的维护队伍,否则会产生与第一种相 同的问题:第三种方式对本组织的要求较高,项目小组必须有经验丰富的人负责,项目小组的组成人员可 以是专业信息系统人员,也要有最终用户。 组织结构图定义及目的是什么? 答:组织结构图的含义是:把所需要了解的组织,分解为若干部分,并把它们之间的行政隶属或管理与被 管理的关系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出来,这样形成的示意图就称为组织结构图。画组织结构图的目的在 于,首先从系统总体上了解信息流动的粗略情况,抓住与本项目有关的信息流集中的部分,以便为下一步 的现场业务调查确定目标 模块设计包括哪些活动及任务? 答:模块设计有四个主要活动:数据设计、控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和程序设计。①数据设计的任务是要 确定系统所需要的数据项和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按照数据关系的理论建立数据文件或数据库表。②控制 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套控制措施来减少系统操作的差错。③输入(输出设计是为系统的交互活动提供友好的 用户图形接口④程序设计是对所有由计算机执行的模块做出详细的说明 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原系统调査和分析内容,新系统逻辑模型,新系统信息量估算、数据处理方式的选择、计算机机种和外部 设备的初步意见,成本估算 原型法的开发步骤? 答:原型法模糊了系统开发周期阶段的界限,通常可以把它分成四个步骤:(1)确定基本需求:通过对用 户基本的信息需求的分析,建立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需求可以包括基本软硬件需求,估计成本和数据量。 (2)构造原型:根据用户的基本需求,建立一个能与用户交流的系统。这一步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时间快 结构简单,方便用户使用。原型法通常要借助软件工具,功能的完善则放在以后再做。(3)运行评价:这 一步工作是以用户为主,用户运行原型系统对使用方式及使用效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这一步与下一步 一起要反复多次,每次循环都使系统进一步完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使用户能充分表达需求。(4)设计修 改:根据用户的要求修改设计原型然后返回到第三步,把修改后的系统再交与用户运行 最终用户开发优缺点 答:优点:最终用户开发能提供很大便利,对只剩扫尾工作的项完全靠用户自己完成。促进了组织的变革 并且组织把它作为开发信息系统的重要战略。增加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理解,更好地投入到系统开发中去。 缺点:增加了系统的成本,系统质量往往不高,缺乏文档,与其他系统结合困难,维护也很困难。对于大 型组织来说,数据无法共享,最终导致数据难以控制。最终用户开发方法适用的范围是:完成个人数据分 析、开发供自己使用的信息系统、开发简单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等。 简述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答: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软件的整个生命期分为需要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阶段,并严 格规定各阶段工作的任务、目标、提交的成果,甚至规定了工作的步骤和采用的工具。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是:首先建立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基本功能:然后,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补充数据,修订与增添有关模型9 辑模型(3)新系统信息量的估算,新系统数据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关于选用计算机机种和外部设备的初步 意见等。(4)成本估算。 简述系统文档对于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性? 答:软件文档化是软件工程的基本要求,信息系统中的文档甚至比程序更重要。在软件工程中对系统开发 的每一步骤都规定了相应的文档,文档的制作与系统开发同步展开,,是系统开发的组成部分。在生命期法 中文档被称作各阶段的里程碑。文档可以帮助各种人员间的相互通讯,文档能帮助我们记录已经做了什么, 还必须做什么,系统投入使用后,必须根据文档进行日常的运行和维护,没有完整的文档,维护系统的程 序员就无法理解程序,修改系统时或是无法下手,或是给系统增加隐患。 组织建立信息系统的三种方式及特点? 答:组织通常可用三种方式建立信息系统:一是通过购买,并在组织中实施;二是请信息系统开发公司来 开发;三是由组织内部的人员开发。第一种方式简单费用低,但是往往系统难以满足组织的信息需求,特 别是给日后的系统维护带来极大不便;第二种方式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即能满足组织信息需求,费 用也不是很高,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一定要注意在开发的同时建立自己的维护队伍,否则会产生与第一种相 同的问题;第三种方式对本组织的要求较高,项目小组必须有经验丰富的人负责,项目小组的组成人员可 以是专业信息系统人员,也要有最终用户。 组织结构图定义及目的是什么? 答:组织结构图的含义是:把所需要了解的组织,分解为若干部分,并把它们之间的行政隶属或管理与被 管理的关系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出来,这样形成的示意图就称为组织结构图。画组织结构图的目的在 于,首先从系统总体上了解信息流动的粗略情况,抓住与本项目有关的信息流集中的部分,以便为下一步 的现场业务调查确定目标。 模块设计包括哪些活动及任务? 答:模块设计有四个主要活动:数据设计、控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和程序设计。①数据设计的任务是要 确定系统所需要的数据项和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按照数据关系的理论建立数据文件或数据库表。②控制 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套控制措施来减少系统操作的差错。③输入/输出设计是为系统的交互活动提供友好的 用户图形接口④程序设计是对所有由计算机执行的模块做出详细的说明。 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原系统调查和分析内容,新系统逻辑模型,新系统信息量估算、数据处理方式的选择、计算机机种和外部 设备的初步意见,成本估算 原型法的开发步骤? 答:原型法模糊了系统开发周期阶段的界限,通常可以把它分成四个步骤:(1)确定基本需求:通过对用 户基本的信息需求的分析,建立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需求可以包括基本软硬件需求,估计成本和数据量。 (2)构造原型:根据用户的基本需求,建立一个能与用户交流的系统。这一步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时间快, 结构简单,方便用户使用。原型法通常要借助软件工具,功能的完善则放在以后再做。(3)运行评价:这 一步工作是以用户为主,用户运行原型系统对使用方式及使用效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这一步与下一步 一起要反复多次,每次循环都使系统进一步完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使用户能充分表达需求。(4)设计修 改:根据用户的要求修改设计原型然后返回到第三步,把修改后的系统再交与用户运行。 最终用户开发优缺点? 答:优点:最终用户开发能提供很大便利,对只剩扫尾工作的项完全靠用户自己完成。促进了组织的变革, 并且组织把它作为开发信息系统的重要战略。增加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理解,更好地投入到系统开发中去。 缺点:增加了系统的成本,系统质量往往不高,缺乏文档,与其他系统结合困难,维护也很困难。对于大 型组织来说,数据无法共享,最终导致数据难以控制。最终用户开发方法适用的范围是:完成个人数据分 析、开发供自己使用的信息系统、开发简单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等。 简述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答:生命周期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软件的整个生命期分为需要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阶段,并严 格规定各阶段工作的任务、目标、提交的成果,甚至规定了工作的步骤和采用的工具。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是:首先建立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基本功能;然后,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补充数据,修订与增添有关模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