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年第1期 ●课程建设 课外合作实践在病原生物与 人类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邵红霞',江腾2,李萌萌', ,钱 (1.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0032;2.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上海200433) [摘要]病原生物与人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形成教师课堂讲座、学生谍外合作实践 和课堂汇报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以调查问卷、座谈和书面反馈等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结果表明,谍程整体满意度达Ω%,该模式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社会贲任感、使命 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有帮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展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人类;通识教育;合作学习模式DOI:10.396/.isn.100214701.2014.01.034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 攻文章编号]1002-1701(2014)01406442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教学研究的重点已从“教师群的流感预防宣传及可行性建议”;也有视角转向饮食、饮水 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发展多样化、多途径的教学模健康,如“病原生物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等:或关注病原生 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加学生获取知识和物引发的社会问题,如“结核与贫困——挑战、未来”;或关注 锻炼能力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病原生物学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如“超级细菌启示录”等。学 然趋势。本研究将合作学习模式融合到病原生物与人类生间汇报讨论踊跃,评价中肯客观,既肯定优点,也点明如问 课程四教学中,在讲座式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课外实践卷的分析和解释不够专业、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够有说服力等 和课堂汇报讨论,旨在推进教与学的改革,为通识教育课程不足之处 学习模式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访谈 研究对象及方法 访谈学生在肯定教学形式和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见 (一)研究对象 和建议,比如可以由助教提前分好小组,减少组数,增加组间 本校2012年春季选修病原生物与人类的本科生88人,讨论的机会;活动题目提前发布以便学生查找资料,增加提 中2011级56人,2010级28人,2009级4人,分别来自于问的深度;实践活动及汇报要更注重内容等 数学、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科学、经济学等三十余种专业 (三)调查问卷 (二)研究方法 共回收问卷77份,其中有效问卷75份,回收率85.2% 1.概况介绍。课程教学中融入1/3学时的合作实践和学生修读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高(92%)。问卷涉及“如何评 汇报讨论,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围绕病原生物学相关内价该课程布置的期中作业的形式和难度?”,普遍认为难度适 容开展实践调查、健康宣教、文献综述及科学研究等课外实中,小组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提高作业的质量,仅小于5%的 践活动,择优进行课堂汇报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从选题角学生持否定态度。关于“参加小组活动的收获”,从小组成员 度、内容和设计、执行情况、汇报表达能力、感染力、回答提问中获得灵感和启发(70%),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65%),增 能力等进行评价和评分 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和友谊(75%)。被问及“如何评价该课程 2.教学反馈。课程教学中由助教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汇报讨论的形式和内容?”,认为学生选题范围较广,有 教学访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反馈授课教师。课程结定的深度和趣味性(75%),通过学生汇报可扩充课堂教学的 束后给每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课程考试卷中附题,收集学范围(63%),有较多机会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37%),仅 生对课外合作实践活动的收获及建议 15%认为学生之间缺乏有效讨论,17%认为汇报内容不够精 3.问卷统计。基本的数学统计 炼,很难吸引大家的兴趣 二、研究结果 (四)书面反馈 (一)课堂汇报交流和学生评价 学生反馈的活动收获包括“给了我们发现问题并自己 本课程共完成23项课外实践项目,有小组将健康宣教寻找答案的机会”、“懂得了如何从几十篇文章中挑出一条清 与实践调查相结合,如“艾滋病宣传与走诩、‘面向特殊人晰的主线来构架自己的综述文章、“在宣传实践中锻炼了临 场应变的能力、“在共同完成作业中加深了友谊”、“对课堂 通讯作者 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锻炼了沟通和团队协作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课程建设 课外合作实践在病原生物与 人类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邵红霞1 ,江 腾2 ,李萌萌1 ,殷莲华1 ,钱睿哲1* ( 1.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0032; 2.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上海 200433) [摘要] 病原生物与人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形成教师课堂讲座、学生课外合作实践 和课堂汇报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中以调查问卷、座谈和书面反馈等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结果表明,课程整体满意度达 92% ,该模式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 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有帮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展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病原生物与人类; 通识教育; 合作学习模式 DOI: 10. 3969 /j. issn. 1002-1701. 2014. 01. 034 [中图分类号] G423. 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701( 2014) 01-0064-02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教学研究的重点已从“教师 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发展多样化、多途径的教学模 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加学生获取知识和 锻炼能力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 然趋势。本研究将合作学习模式[1]融合到病原生物与人类 课程[2]教学中,在讲座式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加强课外实践 和课堂汇报讨论,旨在推进教与学的改革,为通识教育课程 学习模式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本校 2012 年春季选修病原生物与人类的本科生 88 人, 其中 2011 级 56 人,2010 级 28 人,2009 级 4 人,分别来自于 数学、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科学、经济学等三十余种专业。 ( 二) 研究方法。 1. 概况介绍。课程教学中融入 1 /3 学时的合作实践和 汇报讨论,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围绕病原生物学相关内 容开展实践调查、健康宣教、文献综述及科学研究等课外实 践活动,择优进行课堂汇报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从选题角 度、内容和设计、执行情况、汇报表达能力、感染力、回答提问 能力等进行评价和评分。 2. 教学反馈。课程教学中由助教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 教学访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反馈授课教师。课程结 束后给每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课程考试卷中附题,收集学 生对课外合作实践活动的收获及建议。 3. 问卷统计。基本的数学统计。 二、研究结果 ( 一) 课堂汇报交流和学生评价。 本课程共完成 23 项课外实践项目,有小组将健康宣教 与实践调查相结合,如“艾滋病宣传与走访”、“面向特殊人 * 通讯作者 群的流感预防宣传及可行性建议”; 也有视角转向饮食、饮水 健康,如“病原生物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等; 或关注病原生 物引发的社会问题,如“结核与贫困———挑战、未来”; 或关注 病原生物学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如“超级细菌启示录”等。学 生间汇报讨论踊跃,评价中肯客观,既肯定优点,也点明如问 卷的分析和解释不够专业、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够有说服力等 不足之处。 ( 二) 教学访谈。 访谈学生在肯定教学形式和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意见 和建议,比如可以由助教提前分好小组,减少组数,增加组间 讨论的机会; 活动题目提前发布以便学生查找资料,增加提 问的深度; 实践活动及汇报要更注重内容等。 ( 三) 调查问卷。 共回收问卷 77 份,其中有效问卷 75 份,回收率 85. 2% 。 学生修读本课程的总体满意度高( 92% ) 。问卷涉及“如何评 价该课程布置的期中作业的形式和难度?”,普遍认为难度适 中,小组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提高作业的质量,仅小于 5% 的 学生持否定态度。关于“参加小组活动的收获”,从小组成员 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70% ) ,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 65% ) ,增 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75% ) 。被问及“如何评价该课程 的汇报讨论的形式和内容?”,认为学生选题范围较广,有一 定的深度和趣味性( 75% ) ,通过学生汇报可扩充课堂教学的 范围( 63% ) ,有较多机会参与学生之间的讨论( 37% ) ,仅 15% 认为学生之间缺乏有效讨论,17% 认为汇报内容不够精 炼,很难吸引大家的兴趣。 ( 四) 书面反馈。 学生反馈的活动收获包括: “给了我们发现问题并自己 寻找答案的机会”、“懂得了如何从几十篇文章中挑出一条清 晰的主线来构架自己的综述文章”、“在宣传实践中锻炼了临 场应变的能力”、“在共同完成作业中加深了友谊”、“对课堂 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锻炼了沟通和团队协作 · 46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 年 第 1 期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