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农业机械学的研究领域 农业机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机械是指机具和动力,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机组,而且,含盖 田间作业机械、场上作业机械、农刷产品加工机械、 机被、植襟机股、拌机械收铁机城等】 计、随机过程 及的内容主要是田间作业机械,而且侧重于水麦生产机减化所必须的典型设备的构造、原理、设计理论等。 四、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情况:中国是从解放后开始发展自己的农机化事业的,虽然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但还是取得了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图1-1农用总动力情 图1-2全国拖拉机总保有 图1-3全国士地机耕率情况 图1一4全国土地机扬率情况 图1-5全 卫器地杂分布 一但花定足味7衣化,降代 实现了全方位机化 信林代。 起米的作物生产精细经营技宋 自动化的高度 体现,囊时也是对传统衣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一种新挑战,最为关健的是他使人们对农业现代化在观念上发生了率一 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农业微观管理系统,其核心是根据当时当地所测定的作物作业实际需要确定对 五、精确农业的工作过程 这些数据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GS 状专家系统及其他支 处理 的农业生产处方, 车载数据集系统 扫描仪、图象处 器春整。可在销面铁边果移动后自动生成地筑电子国。在国时等调颜行走后司我有同诗水蛋、配为分布、余深 图1-7精确农业工作流程图 图1-8基于G的智能植保机械系统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农业生条件复杂 作种 1.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植保机城、收制机械、脱粒机械、小麦联合收获机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2学习方法及要求 以工作原理、基本计算、设计方法及理论分析为主:实验实习以基本类型、基本构造、工作过 程、使用意使实为 3)要 考试方式 闭卷。 ⑤)试题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70%,综合运用30%三、农业机械学的研究领域 农业机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机械是指机具和动力,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机组,而且,含盖 了大农业范围内的农、林、牧、副、渔等所有的作业设备——田间作业机械、场上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林业机械、渔业机械、牧草机械 、蓄禽饲养机械 、饲料加工机械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     狭义的农业机械主要是指田间作业机具,包括部分场上作业机械——耕整机械、播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 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等。 农业机械学的研究领域 :     农业机械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自然条件等,利用机械动力学、控制论及优化设 计、随机过程、可靠性设计、机械设计及理论等研究农业机械的理论、结构设计、试验和应用等问题。本课程所涉 及的内容主要是田间作业机械,而且侧重于小麦生产机械化所必须的典型设备的构造、原理、设计理论等。 四、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情况:中国是从解放后开始发展自己的农机化事业的,虽然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但还是取得了 较大的发展,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机化水平差别较大,农机总动力与发达国家几乎相当,但农 机具数量、质量、种类、性能等硬件指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机械化程度系数平均为0.3左右,整体水平 相当于美国上世纪50年代后期水平,处于现代农业的初级阶段,农机化事业任重而道远。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图1-1 农用总动力情况                          图1-2 全国拖拉机总保有量       图1-3 全国土地机耕率情况                       图1-4 全国土地机播率情况 图1-5 全国蹈麦机收率情况                      图1-6 卫星遥测土地杂草分布图    未来中国的农机化发展趋势从宏观上看要与世界发展同步,但微观工作难度较大,基本机械化是我们的近 期目标,全方位农机化及局部领域内的以机械、电子、信息等为依托的与生物工程相结合的精确农业机械化则是中 国农机化发展的远期目标。     国外情况: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70年代初 实现了全方位机械化,并逐步被自动化所取代。     80年代末期,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农业生产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和农业工程装备自动化技术等集成组装 起来的作物生产精细经营技术——精确农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应用,精确农业是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高度 体现,同时也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一种新挑战,最为关键的是他使人们对农业现代化在观念上发生了革命 性的变化。 精确农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农业微观管理系统,其核心是根据当时当地所测定的作物作业实际需要确定对 作物的投入量或作业量。系统组成:GPS、GIS(计算机控制器、传感器及监测系统、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永久性地 理空间数据等)、RS、电子化执行设备(电子化拖拉机、可变量投入性农机具等)。 五、精确农业的工作过程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农业作业者或农业机器在田间的瞬时位置,通过设置在田间、也可能 是农业机器上的传感器及监测系统随时随地的采集田间数据(质地、肥力、含水量、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杂草 等),这些数据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事先储存在GIS中的定期输入或持久性数据、专家系统及其他支 持决策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迅速做出适当的农业作业决策,即符合变量投入或变量作业的农业生产处方, 再通过作业者或农业机器携带的计算机控制器控制变量执行设备,实现对作物的变量投入或变量操作。 车载数据采集系统,该土壤信息自动采集车配置有DGPS接收器、GIS、数字田块生成器、电子扫描仪、图象处 理系统等。可在沿田块边界移动后自动生成地貌电子图,在田间等间隔行走后可获得田间持水量、肥力分布、杂草 等信息。     图 1-7精确农业工作流程图                 图1-8基于GPS的智能植保机械系统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农业机械学》是一门讲述常用农业机械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理论分析及设计计算等内容的专业课程。通过 学习,使同学们能够掌握典型农业机械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农机化事业或其他农业工程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 础。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农作种类繁多,各地所使用的农业机械不近相同。本课程主要结合山 东省的农业生产实际和机械化现状,以大田型农业机械为主,讲述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典型农业机械设备: 1.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耕地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收割机械、脱粒机械、小麦联合收获机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等。其中,课堂教学52学时,实验实习8学时。 2.学习方法及要求     ⑴课堂教学以工作原理、基本计算、设计方法及理论分析为主;实验实习以基本类型、基本构造、工作过 程、使用维护、性能实验等为主。 ⑵采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辅之以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提高教学质量。    ⑶要求注意听讲,遵守课堂纪律,记好笔记,认真完成作业和实验实习报告等。    ⑷考试方式:闭卷。    ⑸试题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70%,综合运用3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