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11精神分析与社会学 我将在学院的课程中讨论有关精神分析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精神分析在社会学中的应用:其二是社会学在精神分析中的应用。当然,在短短的 时间内即使只将由这两个方面产生出的所有问题及主题列举出来也是不可能的。故而,我 只能试图就那些看似可以用来对精神分析一社会学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原则性问题作一些 基本评述。 对于某些社会学问题,用经济的、技术的、或政治的事实就可以作出真实而充分的解 释了,但总有人想要将精神分析的解释施加其上。精神分析在社会学中的应用无疑必须防 范此类错误。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家必须强调:社会学的主题,社会,事实上是由个人 组成的,正是这些个人一一他们的行动、思想、感情一一而非抽象的社会,构成了社会学 研究的对象。人类并不存在一种当一个人作为个体行动时即发生作用、并因此成为精神分 析对象的“个体心理”,以区别于所谓包含有各种群体本能、社群与集体的模糊感情的完 全独立的“大众心理”,一旦人们作为大众的一分子行动时,这一“大众心理”便一触而 即发,社会学家于是也就创造出一些权宜概念来应付他们所不知晓的精神分析事实。人类 不存在上述的两种不同心理,只有一种心理,不论一个人是作为个体而行动,还是作为社 会、阶级、社区,或你所属的其他什么集体的成员而出现,起作用的只是同样的心理机制 与心理规律。精神分析学家所能给予社会学的是有关人类心理机制的知识(尽管还不甚完 美),它与技术的、经济的和财政的因素一道,也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理应受到与其 它因素同等程度的关注。社会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共同任务就是研究这种人类心理机制以何 种方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组织产生因果性的影响或决定作用。 在此请允许我仅仅提及一个关键的具体问题:本能与无意识在个人社会事实及社会的 组织与发展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人类心理结构的变化,就其日益成长的自我组织(ego organization)及因而具有的对付本能和自然欲求的理性能力的意义而言,在何种程度上 可视之为一种与社会学相关的因素?这些都是颇值得研究的 现在该涉及问题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方法在精神分析中的应用。无论向社会学家们指 出的社会是由活生生的人构成以及心理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等老生常谈的事实有多 么重要,心理学决不可低估个人在现实中只能以社会化的人而存在的事实,强调这一点同 样重要。与其它的心理学派相比,精神分析学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实际 上,认识到不存在所谓纯个人的心理现象( homo psychologicus),亦不存在心理学意义 上的鲁滨逊,已成了其理论的基础。精神分析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追根溯源的科学;它 对人类的童年予以特别的关注,并教我们在人们对其父母、兄弟姐妹,简言之对其家庭, 并从而对社会的依附关系的基础上,去解释人类心理机制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 用个人与最接近和最亲密的环境的关系对个人的发展作了精确解释:它认识到心理机制的 形成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头,从中可以导出一系列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至今几乎未被 解决。例如,在多大程度上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特定社会体系的产物,以及由社会因素引起 本文原名” Psychoanalysis and Sociology”,选自 Stephen Eric Bronner and Douglas MacKay Kellner E BJ Critical Theory and Society, A Reader(New York: Routledge, 1989),pp 37-391 31.1 精神分析与社会学* 我将在学院的课程中讨论有关精神分析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精神分析在社会学中的应用;其二是社会学在精神分析中的应用。当然,在短短的 时间内即使只将由这两个方面产生出的所有问题及主题列举出来也是不可能的。故而,我 只能试图就那些看似可以用来对精神分析—社会学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原则性问题作一些 基本评述。 对于某些社会学问题,用经济的、技术的、或政治的事实就可以作出真实而充分的解 释了,但总有人想要将精神分析的解释施加其上。精神分析在社会学中的应用无疑必须防 范此类错误。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学家必须强调:社会学的主题,社会,事实上是由个人 组成的,正是这些个人——他们的行动、思想、感情——而非抽象的社会,构成了社会学 研究的对象。人类并不存在一种当一个人作为个体行动时即发生作用、并因此成为精神分 析对象的“个体心理”,以区别于所谓包含有各种群体本能、社群与集体的模糊感情的完 全独立的“大众心理”,一旦人们作为大众的一分子行动时,这一“大众心理”便一触而 即发,社会学家于是也就创造出一些权宜概念来应付他们所不知晓的精神分析事实。人类 不存在上述的两种不同心理,只有一种心理,不论一个人是作为个体而行动,还是作为社 会、阶级、社区,或你所属的其他什么集体的成员而出现,起作用的只是同样的心理机制 与心理规律。精神分析学家所能给予社会学的是有关人类心理机制的知识(尽管还不甚完 美),它与技术的、经济的和财政的因素一道,也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理应受到与其 它因素同等程度的关注。社会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共同任务就是研究这种人类心理机制以何 种方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组织产生因果性的影响或决定作用。 在此请允许我仅仅提及一个关键的具体问题:本能与无意识在个人社会事实及社会的 组织与发展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人类心理结构的变化,就其日益成长的自我组织(ego￾organization)及因而具有的对付本能和自然欲求的理性能力的意义而言,在何种程度上 可视之为一种与社会学相关的因素?这些都是颇值得研究的。 现在该涉及问题的另一方面:社会学方法在精神分析中的应用。无论向社会学家们指 出的社会是由活生生的人构成以及心理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等老生常谈的事实有多 么重要,心理学决不可低估个人在现实中只能以社会化的人而存在的事实,强调这一点同 样重要。与其它的心理学派相比,精神分析学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实际 上,认识到不存在所谓纯个人的心理现象(homo psychologicus),亦不存在心理学意义 上的鲁滨逊,已成了其理论的基础。精神分析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追根溯源的科学;它 对人类的童年予以特别的关注,并教我们在人们对其父母、兄弟姐妹,简言之对其家庭, 并从而对社会的依附关系的基础上,去解释人类心理机制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 用个人与最接近和最亲密的环境的关系对个人的发展作了精确解释;它认识到心理机制的 形成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头,从中可以导出一系列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至今几乎未被 解决。例如,在多大程度上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特定社会体系的产物,以及由社会因素引起 * 本文原名”Psychoanalysis and Sociology”, 选自 Stephen Eric Bronner and Douglas MacKay Kellner 编的 Critical Theory and Society, A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1989),pp.37-39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