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最大稳态血药浓度、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计算:了解一 室和二室模型不同给药途径多剂量给药时积蓄作用和波动变化的特点及相关的计算:了解多剂量给 药时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的方法、间歇性静脉滴注给药给药方案 的确定。课内采用举例、学生上台串讲等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逐步引导 解说、分析、讨论等进行讲解。课外思考题:己知某口服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ka=1.0h1, k=0.1h1,V=30L,F=1,每隔8h口服0.5g该药物,第7次口服给药后3h的血药浓度是多少? 第十一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1.教学内容:概述,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方程,非线性消除过程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及参数计 算。 2.教学要求:掌握非线性动力学的特点、米氏方程及各项参数的意义:熟悉非线性动力学的识别 方法和参数求算方法:了解非线性动力学产生的原因。课内采用举例、学生上台串讲等教学方式方 法,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逐步引导、解说、分析、讨论等进行讲解。课外思考题:简述非 线性动力学的特点。 第十二章统计矩原理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 1.自学内容:统计矩的基本概念,用矩量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矩量法研究体内过程。 2.教学要求:该章为自学内容,可查阅参考书资料。 第十三章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给药方案设计,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治疗药物的监测与给药方案的个体化,特殊 人群的药物动力学。 2.教学要求:掌握给药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熟悉给药方案个体化和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内容及 其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掌握肾功能减退患者的剂量调节方法。了解特殊人群的药物动力学。课内 采用举例、学生上台串讲等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逐步引导、解说、分析、 讨论等进行讲解。课外思考题: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第十四章 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1.教学内容: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药物动 力学。 2.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实验设计和结果处理方法:掌握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分 析方法:掌握控释制剂剂量设计方法:掌握缓控释制剂质量的体外评价方法,熟悉体内外实验相关 性研究方法:熟悉影响生物利用度测定的因素:了解评价缓控释制剂体内释药特性的指标。课内采 用举例、学生上台串讲等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逐步引导、解说、分析、讨 论等进行讲解。课外思考题:什么是生物利用度,什么事生物等效性? 第十五章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最大稳态血药浓度、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计算;了解一 室和二室模型不同给药途径多剂量给药时积蓄作用和波动变化的特点及相关的计算;了解多剂量给 药时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的方法、间歇性静脉滴注给药给药方案 的确定。课内采用举例、学生上台串讲等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逐步引导、 解说、分析、讨论等进行讲解。课外思考题:已知某口服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ka=1.0h-1, k=0.1h-1,V=30L,F=1,每隔8h口服0.5g该药物,第7次口服给药后3h的血药浓度是多少? 第十一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1.教学内容:概述,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方程,非线性消除过程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及参数计 算。 2.教学要求:掌握非线性动力学的特点、米氏方程及各项参数的意义;熟悉非线性动力学的识别 方法和参数求算方法;了解非线性动力学产生的原因。课内采用举例、学生上台串讲等教学方式方 法,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逐步引导、解说、分析、讨论等进行讲解。课外思考题:简述非 线性动力学的特点。 第十二章 统计矩原理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 1.自学内容:统计矩的基本概念,用矩量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矩量法研究体内过程。 2.教学要求:该章为自学内容,可查阅参考书资料。 第十三章 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给药方案设计,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治疗药物的监测与给药方案的个体化,特殊 人群的药物动力学。 2.教学要求:掌握给药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熟悉给药方案个体化和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内容及 其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掌握肾功能减退患者的剂量调节方法。了解特殊人群的药物动力学。课内 采用举例、学生上台串讲等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逐步引导、解说、分析、 讨论等进行讲解。课外思考题: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第十四章 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1.教学内容: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药物动 力学。 2.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利用度的概念、实验设计和结果处理方法;掌握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分 析方法;掌握控释制剂剂量设计方法;掌握缓控释制剂质量的体外评价方法,熟悉体内外实验相关 性研究方法;熟悉影响生物利用度测定的因素;了解评价缓控释制剂体内释药特性的指标。课内采 用举例、学生上台串讲等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逐步引导、解说、分析、讨 论等进行讲解。课外思考题:什么是生物利用度,什么事生物等效性? 第十五章 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