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新闻大学 媒介与文化研究 JOURNALISM QUARTERLY 2008年第3期总第97期 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 曹晋1曹茂2 (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2.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云南昆明651092) 【摘要】本文以边陲城市昆明的女同性恋健康热线咨询电话为经典个案,检视中国女同性恋者的生存困境,反思 本土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女同性恋议题的育点;同时,认识女同热线电话参与社会动员的对话价值,从而探索中国女同 性恋社群如何借助国际的公共政策组织参与社会抗争的问题,这两个议题也是对本土女性主义传播研究的理论扩展进行 当代反 【关键词】健康热线咨询:女同性恋: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6249.2【文献标识码】A 、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中国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女性主义思想随着全球化浪潮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学术 界,而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更加带动了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 本土女性主义话语的核心问题聚焦于启蒙异性恋妇女反对异性恋父权制( heteropatriarchy) 从婚姻、家庭、就业、教育、参政等层面争取两性平等,忽略了中国妇女内部(同性恋妇女与异 性恋妇女)的差异。同时,中国的女性主义者与女同性恋者之间相互隔膜,难以形成合力实践抗 争目标,导致女同性恋议题(1 ebian issues)的讨论非常溥弱。在同性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 论述以李银河与王小波1992年出版《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现象研究》为标志,许多受访谈 的同性恋者都一致提及因为李银河教授的论著(1992&1996&2003)而改变了自己的认同,从 中获得及时的心灵抚慰。目前,中国大陆有关女同性恋与公共政策、社会运动的研究依然甚为罕 就研究问题而言,笔者期望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两个议题:其一,以边陲城市昆明的女同 热线电话为经典个案,检视中国女同性恋者的生存困境,反思中国本土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同性 恋问题的盲点;其二,认识女同热线电话参与社会动员的对话价值,从而探索中国弱势群体如何 借助国际与国家的公共政策参与社会抗争的问题。这两个议题也是对本土女性主义传播研究的理 论扩展进行当代反思 [作者简介]曹晋,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副研究员,教育部人文 杜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曹茂,女,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讲师 上海妇女类热线电话与都 和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日的子课题—“都市妇女交往与杜会变迁”(项目编号为05JD860173)的系列成果之 致谢]感谢云南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办公室主任王明医生的全力协助,以及热线志愿者阳光女士的热情支持 万方数据·媒介与文化研究· 新闻大学 JOURNALISM QUARTERLY 2008年第3期总第97期 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 曹 晋1曹茂2 (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2.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云南昆明651092) 【摘要l本文以边陲城市昆明的女同性恋健康热线咨询电话为经典个案,检视中国女同性恋者的生存困境,反思 本士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女同性恋议题的百点;同时,认识女同热线电话参与社会动员的对话价值,从而探索中国女同 性恋社群如何借助国际的公共政策组织参与社会抗争的问题。这两个议题也是对本土女性主义传播研究的理论扩展进行 当代反思。 【关键词l健康热线咨询:女同性恋;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l G249.2【文献标识码l A 一、研究动机、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中国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女性主义思想随着全球化浪潮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学术 界,而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更加带动了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 本土女性主义话语的核心问题聚焦于启蒙异性恋妇女反对异性恋父权制(heteropatriarchy), 从婚姻、家庭、就业、教育、参政等层面争取两性平等,忽略了中国妇女内部(同性恋妇女与异 性恋妇女)的差异。同时,中国的女性主义者与女同性恋者之间相互隔膜,难以形成合力实践抗 争目标,导致女同性恋议题(1esbian issues)的讨论非常薄弱。在同性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 论述以李银河与王小波1992年出版《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现象研究》为标志,许多受访谈 的同性恋者都一致提及因为李银河教授的论著(1992&1996&2003)而改变了自己的认同,从 中获得及时的心灵抚慰。目前,中国大陆有关女同性恋与公共政策、社会运动的研究依然甚为罕 见。 就研究问题而言,笔者期望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两个议题:其一,以边陲城市昆明的女同 热线电话为经典个案,检视中国女同性恋者的生存困境,反思中国本土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同性 恋问题的盲点;其二,认识女同热线电话参与社会动员的对话价值,从而探索中国弱势群体如何 借助国际与国家的公共政策参与社会抗争的问题。这两个议题也是对本土女性主义传播研究的理 论扩展进行当代反思。 [作者简介】曹晋,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副研究员,教育部人文 社会科学蓖点研究基地“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酋茂,女,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卜_海妇女类热线电话与都市和谐社会建设” (项目编号为2007BXW004)和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子课题——“都市妇女交往与社会变迁”(项目编号为05JJD860173)的系列成果之 一。 [致 谢]感谢云南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办公室主任王明医生的全力协助,以及热线志愿者阳光女士的热情支持。 131 万方数据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