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十节 木节内容要点:酸雨、酸雨研究概况、我因酸雨概况、降水的化学组成和性质、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危害、 酸雨研究及污染控制中有关问题等。 酸沉降化学的研究开始于酸雨。50年代欧洲发现了降水酸性逐渐增强的趋势,酸雨问题受到普面 视。由于酸雨的危害较大,形成过程复杂,影响面广、持久,还可以远距离输送,酸雨问愿受到了全世界 的关注。各国相维大力开展酸市的研究,纷纷建立酸雨的监测网站,制订长朝研究计划,开展国际间合作。 近几年在酸雨研究中发现酸的干沉降不能低估,引起的环境效应往往是干、湿沉降综合的结果。因此,过 去被大量引用的“酸雨”的提法已逐渐被“酸沉降“所取代。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迁移到地表(混沉降),或酸性物质在 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干沉降)的过程。酸沉降化学就是研究在干、漫沉降过程中与酸有关的各种 化学问愿,包括降水的化学组成、酸的来源、形成过程和机理、存在形式、化学转化及降水组成的变化与 趋势等。因酸的干沉降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故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较少。本节将着重介绍酸的湿沉降化学, 主要内容包括酸雨的研究概况、形成机理及危害等。 1)酸南的研究 pH位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最早引起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 称为酸雨,酸雨是降水水质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特征,是当代全球性的环境 问题之一。有关酸两的研究及防治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现代酸雨的研究是从早期的降水化学发展而来的.早在1761~1767年,Marggraf就进行了雨雪的 降水化学测定,1872年英国化学家RA.Smth在其(空气和雨:化学气象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使用了 "酸雨"这一术语,指出降水的化学性质受燃煤和有机物分解等因素的影,同时也指出酸雨对植物和材料 是有害的。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酸雨污染范围日益扩大,由北欧书扩展到中欧,又由中欧扩展到东欧,几乎整个欧 洲地区都在降酸雨。在关国东部和加食大南部酸雨也己成为辣手的问题。在北美地区,降水p州值只有3入 4的酸雨已可空见惯.美国的15个州降雨的pH平均值在4.8以下。西费吉尼亚甚至下降到1.5,这是最 严重的记录。在加拿大,酸雨的危害面积已达120~150万m乙,酸雨也席卷了亚洲大陆。1971年日本 就有酸图的报道,该年9目,东京的一场小图,有十几个行人球到眼睛刺痛,1983年日木环培厅组织酸 而委员会进行降水化学组成的监测和湖泊水质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初步表明,p州的年平均值处于4.3 5.6之间. 我国对酸雨的研究始于0年代末期,当时在北京、上海、南京、重庆和贵阳等城市开展了局部研究 发现这些地区在不问程度上存在着酸雨问题,西南地区则很产重1982~1984年我国开展了酸的调查 为了弄清降水酸度及化学组成的时空分布情况,1985~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布设了189个监测站,523 个降水采样点,对降水数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年平均DH小于5.6的地区主要分在 秦岭准河以南,在此以北仅有个别地区:降水年平均p州小于5.0的地区主要在西南、华东及东南沿海 带。即我国酸雨由北向南逐渐加重,长江以南酸雨已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酸雨情况最严重的西南地区,如 重庆、贵阳两市的雨水酸度的月平均值几乎全在p5以下。我国酸雨的主要致酸物质是硫酸盐,降水中 S02的含量普遍都很高。我国2002年酸雨区域分布和不同降水酸度城市百分比分别见图2-13和图 2-14第二章 第十节 本节内容要点:酸雨、酸雨研究概况、我国酸雨概况、降水的化学组成和性质、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危害、 酸雨研究及污染控制中有关问题等。 酸沉降化学的研究开始于酸雨。50 年代欧洲发现了降水酸性逐渐增强的趋势,酸雨问题受 到普遍重 视。由于酸雨的危害较大,形成过程复杂,影响面广、持久,还可以远距离输送,酸雨问题受到了全世界 的关注。各国相继大力开展酸雨的研究,纷纷建立酸雨的监测网站,制订长期研究计划,开展国际间合作。 近几年在酸雨研究中发现酸的干沉降不能低估,引起的环境效应往往是干、湿沉降综合的结果。因此,过 去被大量引用的"酸雨"的提法已逐渐 被"酸沉降"所取代。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迁移到地表(湿沉降),或酸性物质在 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干沉降)的过程。酸沉降化学就是研究在干、湿沉降过程中与酸有关的各种 化学问题,包括降水的化学组成、酸的来源、形成过程和机理、存在形式、化学转化及降水组成的变化与 趋势等。因酸的干沉降研究工作起步较晚,故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较少。本节将着重介绍酸的湿沉降化学, 主要内容包括酸雨的研究概况、形成机理及危害等。 1)酸雨的研究概况 pH 值小于 5.6 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最早引起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 称为酸雨。酸雨是降水水质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特征,是当代全球性的环境 问题之一。有关酸雨的研究及防治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现代酸雨的研究是从早期的降水化学发展而来的。早在 1761~1767 年,Marggraf 就进行了雨雪的 降水化学测定。1872 年英国化学家 R.A.Smith 在其《空气和雨:化学气象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使用了 "酸雨"这一术语,指出降水的化学性质受燃煤和有机物分解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指出酸雨对植物和材料 是有害的。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酸雨污染范围日益扩大,由北欧扩展到中欧,又由中欧扩展到东欧,几乎整个欧 洲地区都在降酸雨。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南部酸雨也已成为棘手的问题。在北美地区,降水 pH 值只有 3~ 4 的酸雨已司空见惯。美国的 15 个州降雨的 pH 平均值在 4.8 以下。西费吉尼亚甚至下降到 1.5,这是最 严重的记录。在加拿大,酸雨的危害面积已达 120~150 万 km2。酸雨也席卷了亚洲大陆。1971 年日本 就有酸雨的报道,该年 9 月,东京的一场小雨,有十几个行人感到眼睛刺痛。1983 年日本环境厅组织酸 雨委员会进行降水化学组成的监测和湖泊水质调查。几年的调查结果初步表明,pH 的年平均值处于 4.3~ 5.6 之间。 我国对酸雨的研究始于 70 年代末期。当时在北京、上海、南京、重庆和贵阳等城市开展了局部研究, 发现这些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酸雨问题,西南地区则很严重。1982~1984 年我国开展了酸雨的调查, 为了弄清降水酸度及化学组成的时空分布情况,1985~1986 年在全国范围内布设了 189 个监测站,523 个降水采样点,对降水数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年平均 pH 小于 5.6 的地区主要分在 秦岭淮河以南,在此以北仅有个别地区;降水年平均 pH 小于 5.0 的地区主要在西南、华东及东南沿海一 带。即我国酸雨由北向南逐渐加重,长江以南酸雨已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酸雨情况最严重的西南地区,如 重庆、贵阳两市的雨水酸度的月平均值几乎全在 pH5以下。我国酸雨的主要致酸物质是硫酸盐,降水中 SO4 2-的含量普遍都很高。我国 2002 年酸雨区域分布和不同降水酸度城市百分比分别见图 2-13 和图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