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监督机制及监督体系。说法,社会福利(或社会福祉)状况应包括三个 当前,尤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要素:第一,社会问题得到控制的程度;第二,需 区建设,积极鼓励各种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求得到满足的程度;第三,改善机会得到提供的 组织、社区组织、公益组织以及利益团体等介于程度。这三个要素适应于个人、家庭、群体、社 政府和营利性私人企业之间的所谓社会组织区和整个社会。这三个方面——控制社会、满 (“第三部门”)参与社会治理,增强整个社会的足需求和增进机会—以复杂的方式共同满足 自组织性。推进社区建设的要点之一是还权于需求,从而达成一种社会福利状况。①m=) 社区,重新配置管理权力,将原属于政府的部分 总之,我国的社会治理需要在社会控制、社 权力下放给社区,赋予社区内部事务决策权、社会服务与激发社会活力这三个基本维度下大功 区财务自主权;社区能办的事情自己办,提高社夫。由此构建起新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 区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 治理能力,形成新的社会利益整合、社会冲突化 社会治理的这三个基本维度——社会控解和社会秩序维持机制,才能维护社会公平与 制、社会服务与激发社会活力—是密切联系,正义,协调经济与社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社会控制达成社会稳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定,社会服务满足民众需求并提升生活满意度, 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区自治、社会自参考文献: 主管理和人的自我实现。这三者一起保障有效D][美]詹姆斯·米奇利社会发展:比较视角下的发 的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社 展观D].苗正民译.格致出版社,2009 会福祉)或人民幸福。按照詹姆斯·米奇利的 责任编辑思源 创新社会治理与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的重点场域 金太军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当前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稳定问题,特别是探索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特 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带来社会不稳点的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长效机制, 定因素、不和谐因素在增多。维护社会的和谐己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 稳定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 中国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稳定体制与机制的 稳定是指社会生活的和谐性和政治生活的秩序相对滞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既体现在政府 性,它不应该以简单的“维稳”来实现,而需要在社会治理焦点场域中的角色失场与管理失序 创新观念、转变思路,创新体制与机制。通过社上,也体现在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的逻辑混乱与 会治理创新,建立与完善社会稳定长效机制,才运作失范上。作为我国创新社会治理与维护社 能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稳定因素。会稳定的对象,边缘社区、网络社会与环境公共 因此,如何理性认识转型期的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件是当下中国社会矛盾比较集聚的区域或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3AZDO1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政治学和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2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监督机制及监督体系。 当前,尤其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进社 区建设,积极鼓励各种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 组织、社区组织、公益组织以及利益团体等介于 政府和营利性私人企业之间的所谓社会组织 (“第三部门”)参与社会治理,增强整个社会的 自组织性。推进社区建设的要点之一是还权于 社区,重新配置管理权力,将原属于政府的部分 权力下放给社区,赋予社区内部事务决策权、社 区财务自主权;社区能办的事情自己办,提高社 区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 社会治理的这三个基本维度———社会控 制、社会服务与激发社会活力———是密切联系,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社会控制达成社会稳 定,社会服务满足民众需求并提升生活满意度, 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区自治、社会自 主管理和人的自我实现。这三者一起保障有效 的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社 会福祉)或人民幸福。按照詹姆斯·米奇利的 说法,社会福利(或社会福祉)状况应包括三个 要素:第一,社会问题得到控制的程度;第二,需 求得到满足的程度;第三,改善机会得到提供的 程度。这三个要素适应于个人、家庭、群体、社 区和整个社会。这三个方面———控制社会、满 足需求和增进机会———以复杂的方式共同满足 需求,从而达成一种社会福利状况。[1](PP17-18) 总之,我国的社会治理需要在社会控制、社 会服务与激发社会活力这三个基本维度下大功 夫。由此构建起新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 治理能力,形成新的社会利益整合、社会冲突化 解和社会秩序维持机制,才能维护社会公平与 正义,协调经济与社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米奇利. 社会发展:比较视角下的发 展观[M]. 苗正民译. 格致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思 源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13AZD01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政治学和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创新社会治理与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的重点场域 金太军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当前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带来社会不稳 定因素、不和谐因素在增多。维护社会的和谐 稳定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 稳定是指社会生活的和谐性和政治生活的秩序 性,它不应该以简单的“维稳”来实现,而需要 创新观念、转变思路,创新体制与机制。通过社 会治理创新,建立与完善社会稳定长效机制,才 能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稳定因素。 因此,如何理性认识转型期的社会治理和社会 稳定问题,特别是探索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特 点的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长效机制,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 中国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稳定体制与机制的 相对滞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既体现在政府 在社会治理焦点场域中的角色失场与管理失序 上,也体现在社会稳定长效机制的逻辑混乱与 运作失范上。作为我国创新社会治理与维护社 会稳定的对象,边缘社区、网络社会与环境公共 事件是当下中国社会矛盾比较集聚的区域或焦 0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