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设计、开发解 32能根据设计目标进行需求分析,设计解决方案,分 析与设计中能适当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 教学目标4 决方案 及环境因素 4、研究 41能对通信领域的相关原理进行研究和实验验证 教学目标5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绪论(4学时)(支排课程目标1) 1.1通信的基本概念 1.2通信系统的组成 1.3通信系统的分类与通信方式 1.4信息及其度量 1.5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令目标及要求: 1)通过绪论的介绍,使得学生掌握通信的基本概念、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基础 和主要特点: 2)重点把握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的特 点,正确理解信总及其度量以及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 令作业内容: 平均信息量的计算、误码率和误信率的计算。 令讨论内容: 消总,信号及其信息的区别和联系,误码率和误信率之间的关系 令自学拓展: 2、确知信号(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 2.1确知信号的类型 2.2确知信号的频域性质 2.3确知信号的时域性 目标及要求: 1)把握能量确知信号和功率确知信号的判别方法:(★) 2)把握确知周期功率信号的频谱、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能量信号的能量谱密度及 功率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的物理意义, 各种谱的单位(★△) 中激函数的原始定义及频谱密度、余弦函数的频谱和功率谱、门函数的 傅里叶变换:(★ 4)掌握确知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以及确知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的定义,能谱 密度和功率谱密度与自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内容: 功率谱密度函数的验证、平均功率的计算 讨论内容 频谱密度、能谱密度及功率谱密度的量纲分别是什么? ◇自学拓展:3、设计、开发解 决方案 3-2 能根据设计目标进行需求分析,设计解决方案,分 析与设计中能适当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 及环境因素 教学目标 4 4、研究 4-1 能对通信领域的相关原理进行研究和实验验证 教学目标 5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 绪论(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 通信系统的分类与通信方式 1.4 信息及其度量 1.5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 目标及要求: 1) 通过绪论的介绍,使得学生掌握通信的基本概念、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基础 和主要特点; 2) 重点把握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的特 点,正确理解信息及其度量以及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 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  作业内容: 平均信息量的计算、误码率和误信率的计算。  讨论内容: 消息,信号及其信息的区别和联系,误码率和误信率之间的关系  自学拓展: 2、 确知信号(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 2.1 确知信号的类型 2.2 确知信号的频域性质 2.3 确知信号的时域性质  目标及要求: 1) 把握能量确知信号和功率确知信号的判别方法;() 2)把握确知周期功率信号的频谱、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能量信号的能量谱密度及 功率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的物理意义,各种谱的单位() 3)掌握单位冲激函数的原始定义及频谱密度、余弦函数的频谱和功率谱、门函数的 傅里叶变换;() 4)掌握确知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以及确知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的定义,能谱 密度和功率谱密度与自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  作业内容: 功率谱密度函数的验证、平均功率的计算  讨论内容: 频谱密度、能谱密度及功率谱密度的量纲分别是什么?  自学拓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