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周易乾凿度》辩证统一的思想,认为“不易”是管理学上的“超稳定性”,而 权变理论中所谓经权之道即是有所变有所不变的辨证思维61l (四)和谐论:和谐论接近于整体的平衡,因此更加离不开整体。在《周易》 管理的和谐论上,大部分学者都达成共识,认为“保合太和”是《周易》管理中 的最高目标,因此不一一赘述,而韩德民则特别指出“利”是社会组织发展和形 成的基本动力,但中国管理的最高目标却有别于西方社会的“效率”,而以“和” 代替,主要在于“太和”的状态代表着最高的和谐,亦即最高功利性!62。 综上可见,近二十年间《周易》管理学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管理学研究极重 要的一部分,而且也形成了诸如C理论之类较为系统的《周易》管理理论。但 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譬如:在“五行”理论中, 往往将管理理论的相关概念与金木水火土相对应,但只取各自本身的特点,却无 法通过相生相克的原理进一步加以探讨,或者与之相反,只强调其相生相克的原 理而无法与确切的概念相对应;C理论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以至于《周易》所 蕴含的象征系统与术数理论都不能得到发挥。另外,在对《周易》变化观的硏究 中,往往只注重“变易”与“不易”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忽略了“简易”之理, 而事实上,据《系辞传》“易简,则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则成位乎其中矣”, “变易”与“不易”只有结合了“简易”之理,才真正称得上是《周易》的整体 论,否则与西方的完全理性模式就无所差异了。我们认为,造成上述原因的根源 在于,我们采用《周易》作为中国现代管理学的借鉴时,只停留于认识论与方法 论的层面,以至于大多数的管理理论都难免失于机械的演绎,如果不能从本体论 的层面认识《周易》,其衍生出的方法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此产生的 管理理论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以长久发展计,当务之急是在向外开拓理论 领域的同时,也要向内打造理论的基石,这样才能使《周易》管理学真正成为中 国式管理的一支奇兵。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高原《<周易>管理学综述》一文,通过对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以来《周易》管理学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进行归类阐述与分析研究,主 要从《周易》与管理原理、管理过程、管理模式三方面梳理了《周易》管理学的 脉络,已为该研究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资料和良好基础。國有鉴于此,本文就 不再注重对当代《周易》管理学研究成果材料的梳理与简介,而是侧重从管理学 理论的角度来寻绎和整合不同的观点,力图从中发现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庶几有 补于未来的研究。也因此,即使有一些没能在文中加以分析的相关成果,其实也 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当代《周易》管理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已日益丰 富多样,本文的研究只是管窥一角而已,难免挂一漏万,所论也未必允当中肯, 敬请有识者察鉴和教正。 主要参考文献 []芮明杰.《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成,裴植.《易传》在领导者道德素养陶铸中的价值[J].周易研究,2007(3) [3]李纯任.《易经》领导思想初探[J].周易研究,1994(4) ]李春芳、张俊峰.《周易》中领导理念的开发与应用[J.殷都学刊,1993(1) 5]余敦康.易学与管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周易乾凿度》辩证统一的思想,认为“不易”是管理学上的“超稳定性”,而 权变理论中所谓经权之道即是有所变有所不变的辨证思维[61]。 (四)和谐论:和谐论接近于整体的平衡,因此更加离不开整体。在《周易》 管理的和谐论上,大部分学者都达成共识,认为“保合太和”是《周易》管理中 的最高目标,因此不一一赘述,而韩德民则特别指出“利”是社会组织发展和形 成的基本动力,但中国管理的最高目标却有别于西方社会的“效率”,而以“和” 代替,主要在于“太和”的状态代表着最高的和谐,亦即最高功利性[62]。 综上可见,近二十年间《周易》管理学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管理学研究极重 要的一部分,而且也形成了诸如 C 理论之类较为系统的《周易》管理理论。但 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譬如:在“五行”理论中, 往往将管理理论的相关概念与金木水火土相对应,但只取各自本身的特点,却无 法通过相生相克的原理进一步加以探讨,或者与之相反,只强调其相生相克的原 理而无法与确切的概念相对应;C 理论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以至于《周易》所 蕴含的象征系统与术数理论都不能得到发挥。另外,在对《周易》变化观的研究 中,往往只注重“变易”与“不易”的辩证统一关系,而忽略了“简易”之理, 而事实上,据《系辞传》“易简,则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则成位乎其中矣”, “变易”与“不易”只有结合了“简易”之理,才真正称得上是《周易》的整体 论,否则与西方的完全理性模式就无所差异了。我们认为,造成上述原因的根源 在于,我们采用《周易》作为中国现代管理学的借鉴时,只停留于认识论与方法 论的层面,以至于大多数的管理理论都难免失于机械的演绎,如果不能从本体论 的层面认识《周易》,其衍生出的方法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此产生的 管理理论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以长久发展计,当务之急是在向外开拓理论 领域的同时,也要向内打造理论的基石,这样才能使《周易》管理学真正成为中 国式管理的一支奇兵。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高原《<周易>管理学综述》一文,通过对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以来《周易》管理学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进行归类阐述与分析研究,主 要从《周易》与管理原理、管理过程、管理模式三方面梳理了《周易》管理学的 脉络,已为该研究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资料和良好基础。[63]有鉴于此,本文就 不再注重对当代《周易》管理学研究成果材料的梳理与简介,而是侧重从管理学 理论的角度来寻绎和整合不同的观点,力图从中发现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庶几有 补于未来的研究。也因此,即使有一些没能在文中加以分析的相关成果,其实也 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当代《周易》管理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已日益丰 富多样,本文的研究只是管窥一角而已,难免挂一漏万,所论也未必允当中肯, 敬请有识者察鉴和教正。 主要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成,裴植.《易传》在领导者道德素养陶铸中的价值[J]. 周易研究,2007(3). [3]李纯任.《易经》领导思想初探[J]. 周易研究,1994(4). [4]李春芳、张俊峰.《周易》中领导理念的开发与应用[J]. 殷都学刊,1993(1). [5]余敦康.易学与管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