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熟悉:熟悉一般可增加喜欢。(2分) (2)接近:空间距离或功能距离(如互联网)接近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2分) (3)相似:在价值观、态度、兴趣等方面相似的人易相互吸引。(2分) (4)互补:在性格、需要等方面互补的人易相互吸引。(2分) (5)个人特征:如有能力、品质良好、热情的人易被他人喜欢。(2分) 18.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认知失调理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来的。(1分) 其主要内容有: 个体关于自己想法、态度与行为等的认知有时是相互冲突、不和谐的,(2分),这时个体会 受到不舒适、心理紧张,即产生失调状态。(2分) 为了减缓、消除失调,使认知协调一致,个体主要使用三种途径:(1分) 改变认知,如认为抽烟没什么坏处。(1分) 改变行为,如戒烟。(1分) 增加新认知,如认为那么多人抽烟也没事。(2分) 19.什么是从众?为什么会产生?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 信仰或行为的倾向。(2分) 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信息性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该观点认为, 人们从众是因为人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 帮助我们选择一个恰当的行为方式。(4分) 规范性社会影响: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 标准,以免陷人困境或遭到排斥。(4分) 五、应用分析题(20分)】 20.答题要点: (1)简述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有哪些?(共12分,每小点2分) ①成员之间的沟通程度:一一般而言,沟通的机会越多,合作的可能性越大。 ②群体的奖励结构影响着群体成员做出竞争或合作的选择:当一个人的获得意味着另一 1010(1)熟悉 熟悉一般可增加喜欢。 (2 分) (2) 接近 空间距离或功能距离(如互联网)接近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 (2 分) (3) 相似:在价值观、态度、兴趣等方面相似的人易相互吸引。 (2 分) (4) 互补:在性格、需要等方面互补的人易相互吸引。 (2 分〉 (5) 个人特征=如有能力、品质良好、热情的人易被他人喜欢。 (2 分〉 18.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认知失调理论是费斯廷格 (Festinger) 1957 年提出来的。(1分) 其主要内容有 个体关于自己想法、态度与行为等的认知有时是相互冲突、不和谐的, (2 分) ,这时个体会 感受到不舒适、心理紧张,即产生失调状态。 (2 分〉 为了减缓、消除失调,使认知协调→致,个体主要使用三种途径:(1分〉 改变认知,如认为抽烟没什么坏处。(1分) 改变行为,如戒烟。(1分) 增加新认知,如认为那么多人抽烟也没事。 (2 分) 19. 什么是从众?为什么会产生?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 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2 分) 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信息性社会影响和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该观点认为, 人们从众是因为人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 帮助我们选择叫个恰当的行为方式。 (4 分〉 规范性社会影响: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 标准,以免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4 分) 五、应用分析题 (20 分) 20. 答题要点: (1)简述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共 12 分,每小点 分〉 ①成员之间的沟通程度 一般而言,沟通的机会越多,合作的可能性越大。 ②群体的奖励结构影响着群体成员做出竞争或合作的选择 当一个人的获得意味着另一 101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