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自交及回交群体纯合基因型比率估测 2.回交进程中轮回基因频率估测 3.用于回交所需种植群体的估算方法 4.通过回交消除与不利基因连锁的概率估测 (三)回交育种方法(重点) 1.亲本的选择 2.不同表型遗传基因的导入(难点) (1)单显性基因导入 (2)隐性单基因的导入 (3)数量性状基因的导入 (4)多个目标性状基因的导入 逐步回交法 聚合回交法 3.回交的次数 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和不利性状的连锁程度:严格选 择有助于轮回亲本性状的迅速恢复;转育数量性状必需的回交次数 4.轮回亲本异质性的保持 (四)回交法的其它用途 1近等基因系的培育 2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培育 (五)回交法的优缺点课外) 第七节杂交育种的早代测验课外) (一)早代测验的意义 (二)早代测验的方法 (三)早代测验法的优缺点 第八章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课堂4学时 第一节群体改良的意义 第二节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方法重点) (一)轮回选择的意义 (二)轮回选择的作用 (三)基础群体的培育 (四)群体中个体的鉴定 (五)轮回选择的方法 第三节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难点)8 1. 自交及回交群体纯合基因型比率估测 2. 回交进程中轮回基因频率估测 3. 用于回交所需种植群体的估算方法 4. 通过回交消除与不利基因连锁的概率估测 (三)回交育种方法(重点) 1. 亲本的选择 2. 不同表型遗传基因的导入(难点) (1)单显性基因导入 (2)隐性单基因的导入 (3)数量性状基因的导入 (4)多个目标性状基因的导入 逐步回交法 聚合回交法 3.回交的次数 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和不利性状的连锁程度;严格选 择有助于轮回亲本性状的迅速恢复;转育数量性状必需的回交次数 4.轮回亲本异质性的保持 (四)回交法的其它用途 1.近等基因系的培育 2.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培育 (五)回交法的优缺点(课外) 第七节 杂交育种的早代测验(课外) (一)早代测验的意义 (二)早代测验的方法 (三)早代测验法的优缺点 第八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课堂 4 学时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意义 第二节 群体改良的轮回选择方法(重点) (一)轮回选择的意义 (二)轮回选择的作用 (三)基础群体的培育 (四)群体中个体的鉴定 (五)轮回选择的方法 第三节 雄性不育性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难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