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础差异而用量化的统一标准去衡量其课程目标的达 期待而挥洒出自己探索求真的深心激情。久之,作为 成度。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 课程评价者的教师就不再是用评价的筛子去淘汰学 论启发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 生、使之气馁,而恰恰是激发其建立在自主性基础上 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就应选择相宜、 的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玉成其既有长度又有高度 多样的评价手段.【8]P106-119》如果把课程学习视作动态 的开拓性创业。 的坐标系,那么,课程评价理当尊重学习个体在这个 坐标系中的独特位置和互为落差,并进而激励每个学 参考文献: 习者在自己原有的位置上逐渐发展和升华。可以说, [1]单丁.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这样建立在共同的基础层面上的多样性评价尺度,正 [2]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N].晨报,1921-7-11. 是学习主体创新思维的催生剂,从这层意义上说,教 [3]吴履平.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发展概况[A].课程教 师以自身别具的眼力和襟怀来悦纳学习个体之间的 材研究所.课程教材改革之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多样性和差异性,无异于自由放飞新生命的灵思和才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情。所谓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如 [5]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同法官裁断那样超然于对象之外,而应与之共同介入 [6]潘涌.论人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转型[J].教育研究,2001,(11). 对课程内容乃至人生真谛的探求和体验之中,以心灵 [7][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 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就情感取向而言,当以 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背定和激励为主,对学生虽不成熟或不周密却经过自 [8]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己大脑思索的独特判断,尤宜珍视其中建设性和创新 [9][美]斯塔弗尔比姆.方案评价的CIPP模式[A].摆葆奎.教 性的价值意蕴,摒弃求全责备:就语言运用而言,要多 育学文集·教有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的热忱 (责任编辑:黄海) (上接91页)论政治与行政的二分问题,是没有意义 参考文献: 的,而且可能会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由 [1][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一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 于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这与 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存在很大差异。政治上的这一特 [2]Waldo,D.The Administration State.New York:Holmes and Meier,1948. 征也决定了政治与其他领域的关系。我们对一切问 [3]Appelby,P.H.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Alabama: 题的探讨都存在着一个是否需要党的领导的问题。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49. 因此,中国的情况不应该也不能够简单地套用政治 [4]丁煌.西方行政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与行政二分法,尤其要将其与党政分开区别开来。 [5]Peter,B.Guy.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cy.New York: 尽管党政分开同政治与行政二分表面上看来极为相 Longman,1989. 似,而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根本不同的。党政分开所 [6][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J].彭和平,竹立家.国外 体现的是政治与行政的功能性分化,而政治与行政 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二分所要求的是政治与行政的结构性分离。党政分 [7][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开的目的是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这并不意味 [8]翰·格林伍德,藏维·威尔逊.英国行政管理[M].北京:商 着党政分开包含着结构性改变的涵义。所以我们在 务印书馆,1991. [9][美]詹姻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谈论党政分开的问题时,如果将其与威尔逊等人的 [10]胡象明.政治与行政两分法:思想渊源及其评价[J门.中国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加以混同的话,那么对于我国的 行政管理,1999,(11) 政治改革、行政改革以及整个政治发展来说,都是 [11]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有害的。[1]总之,我们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借鉴必 [12]张康之.对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审查[J].国家行政学 须秉持着行政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并充分认识其理 院学报,2001,(4). 论与实践限度。 (责任编辑:周显理) 117 C1994-201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117 础差异而用量化的统一标准去衡量其课程目标的达 成度。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 论启发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 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潜在人才,教师就应选择相宜、 多样的评价手段。[8](P106-119)如果把课程学习视作动态 的坐标系,那么,课程评价理当尊重学习个体在这个 坐标系中的独特位置和互为落差,并进而激励每个学 习者在自己原有的位置上逐渐发展和升华。可以说, 这样建立在共同的基础层面上的多样性评价尺度,正 是学习主体创新思维的催生剂,从这层意义上说,教 师以自身别具的眼力和襟怀来悦纳学习个体之间的 多样性和差异性,无异于自由放飞新生命的灵思和才 情。所谓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如 同法官裁断那样超然于对象之外,而应与之共同介入 对课程内容乃至人生真谛的探求和体验之中,以心灵 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就情感取向而言,当以 肯定和激励为主,对学生虽不成熟或不周密却经过自 己大脑思索的独特判断,尤宜珍视其中建设性和创新 性的价值意蕴,摒弃求全责备;就语言运用而言,要多 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的热忱 期待而挥洒出自己探索求真的深心激情。久之,作为 课程评价者的教师就不再是用评价的筛子去淘汰学 生、使之气馁,而恰恰是激发其建立在自主性基础上 的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玉成其既有长度又有高度 的开拓性创业。 参考文献: [1]单丁.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N].晨报,1921-7-11. [3]吴履平.20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发展概况[A].课程教 材研究所.课程教材改革之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 [5]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潘涌.论人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转型[J].教育研究,2001,(11). [7][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 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9][美]斯塔弗尔比姆.方案评价的 CIPP 模式[A].瞿葆奎.教 育学文集·教育评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黄 海) (上接 91 页)论政治与行政的二分问题,是没有意义 的, 而且可能会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由 于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这与 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存在很大差异。政治上的这一特 征也决定了政治与其他领域的关系。我们对一切问 题的探讨都存在着一个是否需要党的领导的问题。 因此, 中国的情况不应该也不能够简单地套用政治 与行政二分法, 尤其要将其与党政分开区别开来。 尽管党政分开同政治与行政二分表面上看来极为相 似, 而实际上它们之间是根本不同的。党政分开所 体现的是政治与行政的功能性分化, 而政治与行政 二分所要求的是政治与行政的结构性分离。党政分 开的目的是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这并不意味 着党政分开包含着结构性改变的涵义。所以我们在 谈论党政分开的问题时, 如果将其与威尔逊等人的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加以混同的话, 那么对于我国的 政治改革、行政改革以及整个政治发展来说, 都是 有害的。[12]总之,我们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借鉴必 须秉持着行政生态学的理论视角, 并充分认识其理 论与实践限度。 参考文献: [1][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 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2]Waldo,D.The Administration State.New York:Holmes and Meier,1948. [3]Appelby,P.H.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Alabam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49. [4]丁煌.西方行政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5]Peter,B.Guy.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cy.New York: Longman,1989. [6][美]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研究[J].彭和平,竹立家.国外 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7][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翰·格林伍德,戴维·威尔逊.英国行政管理[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1. [9][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0]胡象明.政治与行政两分法:思想渊源及其评价[J].中国 行政管理,1999,(11). [11]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12]张康之.对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审查[J].国家行政学 院学报,2001,(4). ( 责任编辑: 周显理)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