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 植物、鱼类、蚌类等大量死亡;白鹭、野鸭等水鸟亦失去了繁衍栖息地。生态环 境逐年恶化,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2002年冬季圆明园湖底干枯,曾发生湖内 近7万斤(养殖)鱼类死亡的现象,见图8-4。长春园荷花区水生植物(特别 是荷花)生长期缩短,出现大面积枯萎情况,见图8-5。绮春园也有类似情况 发生。 (3)水质污染和水华现象时有发生:圆明园供水渠道为京密饮水渠经万泉 河入圆明园。万泉河河道污染严重,再加上圆明园内的水系处于封闭状态,缺乏 流动,导致水华现象发生,见图8-6和8-7。2000年以后,由于水质污染以及 水量减少,几乎每年夏季都出现严重的水华现象 (4)湖盆沙化现象严重:由于北京多风,圆明园内的沙质湖底因缺水干枯 而暴露,易形成沙源。近年来,长期的缺水使得湖底、河道内的表层细土遭受侵 蚀,土壤沙化现象严重,见图8-8和8—9。在这些沙化地区,水生生态系统遭 到破坏,湿生植物无法生长,进而向耐旱生境演替。如果继续长期缺水,圆明园 必然遵循自然规律,依照“湿生一旱生”的路线演化,优美的水景将不复存在。 81.6施工前生态影响评价小结 圆明园区域连同颐和园、香山构成了北京市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廊道 水生生态系统有湿地草丛群落和水生草本群落,其中有水生和湿生植物共计 29科74种;两栖爬行类动物6科12种;水禽种类比较丰富,但均为旅鸟 ≯陆生生态系统有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灌草丛群落,其中维管束植物共73 科299种,绝大多数为野生种;鸟类共15目37科87属159种,占北京地 区鸟类的464%;兽类12种,约占北京地区兽类的266%。 整个园区内,绿地和水域为主要景观类型,景观连通性很高 湖盆沙化、湖水渗漏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水华频发是圆明园 所面临的严重生态与环境问题。 167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167 植物、鱼类、蚌类等大量死亡;白鹭、野鸭等水鸟亦失去了繁衍栖息地。生态环 境逐年恶化,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2002 年冬季圆明园湖底干枯,曾发生湖内 近 7 万斤(养殖)鱼类死亡的现象,见图 8-4。长春园荷花区水生植物(特别 是荷花)生长期缩短,出现大面积枯萎情况,见图 8-5。绮春园也有类似情况 发生。 (3)水质污染和水华现象时有发生:圆明园供水渠道为京密饮水渠经万泉 河入圆明园。万泉河河道污染严重,再加上圆明园内的水系处于封闭状态,缺乏 流动,导致水华现象发生,见图 8-6 和 8-7。2000 年以后,由于水质污染以及 水量减少,几乎每年夏季都出现严重的水华现象。 (4)湖盆沙化现象严重:由于北京多风,圆明园内的沙质湖底因缺水干枯 而暴露,易形成沙源。近年来,长期的缺水使得湖底、河道内的表层细土遭受侵 蚀,土壤沙化现象严重,见图 8-8 和 8-9。在这些沙化地区,水生生态系统遭 到破坏,湿生植物无法生长,进而向耐旱生境演替。如果继续长期缺水,圆明园 必然遵循自然规律,依照“湿生-旱生”的路线演化,优美的水景将不复存在。 8.1.6 施工前生态影响评价小结 ÿ 圆明园区域连同颐和园、香山构成了北京市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廊道。 ÿ 水生生态系统有湿地草丛群落和水生草本群落,其中有水生和湿生植物共计 29 科 74 种;两栖爬行类动物 6 科 12 种;水禽种类比较丰富,但均为旅鸟。 ÿ 陆生生态系统有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灌草丛群落,其中维管束植物共 73 科 299 种,绝大多数为野生种;鸟类共 15 目 37 科 87 属 159 种,占北京地 区鸟类的 46.4%;兽类 12 种,约占北京地区兽类的 26.6%。 ÿ 整个园区内,绿地和水域为主要景观类型,景观连通性很高。 ÿ 湖盆沙化、湖水渗漏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水华频发是圆明园 所面临的严重生态与环境问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