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着力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打破行政区划,合理规划布局,集中连片开发,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基础 设施建设,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和龙头企业用地机制,健全农村士地流转服务体系,促进农林产 品生产基地向最适宜区和适宜区集中,大力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大企业带动大基地 大基地支持大企业、支撑大产业的发展态势。努力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常绿草地畜牧业基地、木本油料 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南菜北运和云菜外销基地以及天然橡胶、花卉、茶叶、咖啡等特色产 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复垦,推进以水浇地、坡改梯、土地平整、水利配 套、土政良、地力培肥为重点的中低产田地政造、“兴地腔边”和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加快实施中低产林 改造工程。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周任务:继续加大山区“五小水利”建设:推进 大型灌区田间渠系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省高产稳产农田累计达到4500万亩,新增有效 灌溪面积400万亩、节水灌源面积250万亩。完成1000万亩中低产田地和200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 努力提高农业机化水平。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机具的开发应用。以小型农机 具为主,因地制宜拓展各类型农业机械化作业,积极开发推广使用功能适用的农产品加工机械、农林作业 机械、节水灌溉设各和农用动力运输机械,提高种植、养殖、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机械化水平:推广 先进环保农机具:培有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机手等专业技术培训,推进农机服务市 场化、产业化。到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000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36偶,机耕机把 作业水平和病虫害机械统防统治率均达到80%以上 着力推广使用先进农业生产设施。以蓝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等作物为重点,建设品种引有圃和微繁脱 毒、穴盘苗、变温库等良种引设施,推广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滴灌喷灌、遮阳覆盖等生产设施,提 高园艺作物设施化生产水平,推广标准化厩舍、池塘、网箱和规模养殖粪污处理等设施化建设,全面提升 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和清洁化生产水平,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大力推 广使用新型和专用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生物可降解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探索生物农 药在优势农产品生产使用上的补贴机制 三、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全面实施新增百亿斤粮 食生产规划,加强70个国家级和省级粮食产能县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单产、品质和复种指数 大力发展优质稻、专用玉米、麦类、杂粮等专用粮食和特色商品粮。到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50万 吨,实现粮食省内基本自给 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云系”、“滇牌”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特色经济作物和生态畜牧业的 比重,重点扶持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的烟草、畜牧、果蔬、茶叶、薯类、中药材、甘蔗、花卉、木本油料、 橡胶、林产业、咖啡、蚕桑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品牌导向型烟草核心原料基地,以及规模化、标准 化园艺作物、畜禽、水产养殖场(小区)和高产优质林场,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 外向型农业,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在主要特色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创建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科技含量 较高、基础设施过硬、运行机制灵活、带动辐射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化示范区,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向区域化 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云南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四、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着力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打破行政区划,合理规划布局,集中连片开发,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基础 设施建设,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和龙头企业用地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促进农林产 品生产基地向最适宜区和适宜区集中,大力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大企业带动大基地、 大基地支持大企业、支撑大产业的发展态势。努力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常绿草地畜牧业基地、木本油料 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南菜北运和云菜外销基地以及天然橡胶、花卉、茶叶、咖啡等特色产 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复垦,推进以水浇地、坡改梯、土地平整、水利配 套、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为重点的中低产田地改造、“兴地睦边”和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加快实施中低产林 改造工程。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继续加大山区“五小水利”建设;推进 大型灌区田间渠系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到 2015 年,全省高产稳产农田累计达到 4500 万亩,新增有效 灌溉面积 400 万亩、节水灌溉面积 250 万亩。完成 1000 万亩中低产田地和 2000 万亩中低产林改造。 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机具的开发应用。以小型农机 具为主,因地制宜拓展各类型农业机械化作业,积极开发推广使用功能适用的农产品加工机械、农林作业 机械、节水灌溉设备和农用动力运输机械,提高种植、养殖、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机械化水平;推广 先进环保农机具;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机手等专业技术培训,推进农机服务市 场化、产业化。到 2015 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3000 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 36%,机耕机耙 作业水平和病虫害机械统防统治率均达到 80%以上。 着力推广使用先进农业生产设施。以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等作物为重点,建设品种引育圃和微繁脱 毒、穴盘育苗、变温库等良种引育设施,推广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滴灌喷灌、遮阳覆盖等生产设施,提 高园艺作物设施化生产水平。推广标准化厩舍、池塘、网箱和规模养殖粪污处理等设施化建设,全面提升 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和清洁化生产水平。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大力推 广使用新型和专用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生物可降解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探索生物农 药在优势农产品生产使用上的补贴机制。 三、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6500 万亩左右。全面实施新增百亿斤粮 食生产规划,加强 70 个国家级和省级粮食产能县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单产、品质和复种指数, 大力发展优质稻、专用玉米、麦类、杂粮等专用粮食和特色商品粮。到 2015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 1850 万 吨,实现粮食省内基本自给。 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云系”、“滇牌”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特色经济作物和生态畜牧业的 比重,重点扶持优势明显、市场广阔的烟草、畜牧、果蔬、茶叶、薯类、中药材、甘蔗、花卉、木本油料、 橡胶、林产业、咖啡、蚕桑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品牌导向型烟草核心原料基地,以及规模化、标准 化园艺作物、畜禽、水产养殖场(小区)和高产优质林场。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 外向型农业,努力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在主要特色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创建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科技含量 较高、基础设施过硬、运行机制灵活、带动辐射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向区域化、 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云南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四、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