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动性最强,被普遍列为第一层次。货币的第二层次中,一般包括各类 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其流动性较活期存款弱。在定期存款和储蓄存 款之后的货币一般是加进,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属于第三层 次。再下一个层次的货币,一般是加进各种短期金融工县,如国库券、 银行承兑票据等,其流动性比各种存款弱,比其他长期证券强。依据 流动性的强弱来划分货币层次,其目的在于中央银行实施对货币的宏 观控制。由于货币的流动性不同,表明货币在流通中作为购买和支付 手段的方便程度不同,形成货币购买力的程度不同,对市场供求关系、 物价变动等方面的影响也就不同,按照流动性强弱划分货币层次,并 进而有区别有重点地加以监测和控制,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货币 的效果。就是说,有了依据流动性标准而划分的货币层次指标以后, 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就有了结构分析和监测的依据。从各国的普遍情 况看,流动性最强的M1和次强的M2一般被作为货币量监控的重点。 中国从1990年起开始编制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从1994年10 月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向社会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根据 2001年7月最新修订的统计口径,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层次为: 第一层次Mo,流通中的现金;第二层次即狭义货币M1,Mo+可开 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第三层次即广义货币M2,M1+居民 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最新 修订的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M2,是因为证券 公司客户保证金主要来自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认购新股时,大量的 居民活期储蓄和企业活期存款转为客户保证金,新股发行结束后,未动性最强,被普遍列为第一层次。货币的第二层次中,一般包括各类 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其流动性较活期存款弱。在定期存款和储蓄存 款之后的货币一般是加进,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属于第三层 次。再下一个层次的货币,一般是加进各种短期金融工县,如国库券、 银行承兑票据等,其流动性比各种存款弱,比其他长期证券强。依据 流动性的强弱来划分货币层次,其目的在于中央银行实施对货币的宏 观控制。由于货币的流动性不同,表明货币在流通中作为购买和支付 手段的方便程度不同,形成货币购买力的程度不同,对市场供求关系、 物价变动等方面的影响也就不同,按照流动性强弱划分货币层次,并 进而有区别有重点地加以监测和控制,-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货币 的效果。就是说,有了依据流动性标准而划分的货币层次指标以后, 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就有了结构分析和监测的依据。从各国的普遍情 况看,流动性最强的M1和次强的M2一般被作为货币量监控的重点。 中国从 1990 年起开始编制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从 1994 年 10 月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向社会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根据 2001 年 7 月最新修订的统计口径,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层次为: 第一层次 Mo,流通中的现金;第二层次即狭义货币 M1,Mo+可开 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第三层次即广义货币 M2,M1+居民 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最新 修订的口径,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 M2,是因为证券 公司客户保证金主要来自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认购新股时,大量的 居民活期储蓄和企业活期存款转为客户保证金,新股发行结束后,未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