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技术探索 TEchnical Probe 的性质,一方面属于“权益派”,另一方面反映未实现的收 其他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所有者权益即 益,因而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列报中均有其“足企业净资产,实质上是企业利润的积累。净利润是衡量企 迹”。但在实务中“其他综合收益”可能面临这样的困境:在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在传统利润表基础上,列示其他 所有者权益类与损益类科目之间摇摆,缺乏一定会计要素综合收益,突破了实现的观念,全面揭示了收益的来源。其 理论根基。 他综合收益的单列,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看,增加了利润 在我国,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利润作信息含量,净化和绿化了利润,提高财务会计信息透明度 为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而糅合在利润与所有者权益要素从理论和目标上看,会计以决策有用观目标为支撑,根据 中的利得与损失并不是基本要素。目前,利润表由收入、费绿化的利润信息,投资者在进行评价和决策时,会更关注 用和利润要素构成,而随着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公允价利润表中的其他利得和损失,进一步巩固了以资产负债观 值计量属性应用的推广,综合收益概念的引入,传统的三为核心计量收益的理论基础,同时推进了决策有用观目标 要素利润表实质上已经演进为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与综的实现:从报表层次来看,标志着我国报表模式由传统利 合收益五要素构成的综合收益表。因此,传统利润要素已润表向综合收益表一表法的演进。 经不能反映新利润表的结构与内容。 在利润表“新常态”环境下,理顺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 如果将利润要素拓展为综合收益要素,同时增设利得资本公积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列报质量和财务 与损失要素,明确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其会计信息透明度。 他综合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而直接计入当期损 益的利得与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因此,“其他综合收益” 参考文献 科目将在会计要素“理论土壤”中实现“本土化”发展 [1]毛志宏、王鹏、季丰:《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披 (二)内容反映上——权益性交易是重要的划分依据露——基于上市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的分析》,《会计研 界定权益性交易的范围是区分其他资本公积与其他综合究》2011年第7期 收益的客观标准,同时,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李莉:《对我国“其他资本公积”与“其他综合收益” 和能力,将客观标准和职业判断相结合,增强对其他综合的辨析》,《财会研究》2012年第19期。 收益的理解和辨识度。一般而言,由于权益性交易产生的 [3]李莉:《“其他资本公积”与“其他综合收益”辨析》, 原先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项目则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财会月刊》2013年第1期 如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等 [4]邓亦文、郭枚香:《企业会计准则下“资本公积 )报表列报上——集中列报、各司其职其他综合他资本公积”核算内容归纳》,《财会月刊》2009年第8期。 收益活跃范围较广,目前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 [5]张维宾、郑先弘、应华羚:《权益性交易的界定及其 报项目中,均有其他综合收益的“足迹”。在填列相关数据会计问题—主体观在权益性交易会计中的运用》,《财务 时,会计人员常常不清楚调整和变化后的利润表与所有者与会计》2009年第7期 权益变动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导致表之间相关项目常出现数 [6]石岩、卢相君:《其他综合收益及重分类相关问题 据不符合的情况严重破坏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10期。 如果在利润表集中列示其他综合收益,即非权益性交 [门]高倩倩、李彤、邵思祺:《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 易,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只列示与所有者相关的交易,即探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年第10期。 权益性交易。既可以改变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和所有者 [8]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 权益变动表分开列报的状况,同时也可以正确区分其他综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合收益和其他资本公积 9]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 五、结论 解2013年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年版。 综上所述,其他综合收益与其他资本公积从性质上看 [10]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 本是同根,即表示计入到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从内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容上看,两者有明确的分工,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包括非年版。 权益性交易产生的原先计入到其他资本公积的利得和损 [1门]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 失以及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反映与所有表列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 者的资本交易,即权益性交易结果;从列报上看,两者在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 表中各司其职,其他资本公积推贤让能,在报表体系中所 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财政部网站2012年 占比重越来越小,几乎难见其踪影,而其他综合收益单独 (编辑周谦) 列示,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 时会通2015年第19期83 2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2015 年第 19 期 技术探索 Technical Probe 的性质,一方面属于“权益派”,另一方面反映未实现的收 益,因而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列报中均有其“足 迹”。但在实务中“其他综合收益”可能面临这样的困境:在 所有者权益类与损益类科目之间摇摆,缺乏一定会计要素 理论根基。 在我国,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利润作 为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而糅合在利润与所有者权益要素 中的利得与损失并不是基本要素。目前,利润表由收入、费 用和利润要素构成,而随着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公允价 值计量属性应用的推广,综合收益概念的引入,传统的三 要素利润表实质上已经演进为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与综 合收益五要素构成的综合收益表。因此,传统利润要素已 经不能反映新利润表的结构与内容。 如果将利润要素拓展为综合收益要素,同时增设利得 与损失要素,明确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与损失(其 他综合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而直接计入当期损 益的利得与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因此,“其他综合收益” 科目将在会计要素“理论土壤”中实现“本土化”发展。 (二)内容反映上——权益性交易是重要的划分依据 界定权益性交易的范围是区分其他资本公积与其他综合 收益的客观标准,同时,会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和能力,将客观标准和职业判断相结合,增强对其他综合 收益的理解和辨识度。一般而言,由于权益性交易产生的 原先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项目则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如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等。 (三)报表列报上——集中列报、各司其职 其他综合 收益活跃范围较广,目前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列 报项目中,均有其他综合收益的“足迹”。在填列相关数据 时,会计人员常常不清楚调整和变化后的利润表与所有者 权益变动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导致表之间相关项目常出现数 据不符合的情况,严重破坏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如果在利润表集中列示其他综合收益,即非权益性交 易,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只列示与所有者相关的交易,即 权益性交易。既可以改变其他综合收益在利润表和所有者 权益变动表分开列报的状况,同时也可以正确区分其他综 合收益和其他资本公积。 五、结论 综上所述,其他综合收益与其他资本公积从性质上看 本是同根,即表示计入到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从内 容上看,两者有明确的分工,其他综合收益的内容包括非 权益性交易产生的原先计入到其他资本公积的利得和损 失以及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反映与所有 者的资本交易,即权益性交易结果;从列报上看,两者在报 表中各司其职,其他资本公积推贤让能,在报表体系中所 占比重越来越小,几乎难见其踪影,而其他综合收益单独 列示,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 其他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所有者权益即 企业净资产,实质上是企业利润的积累。净利润是衡量企 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在传统利润表基础上,列示其他 综合收益,突破了实现的观念,全面揭示了收益的来源。其 他综合收益的单列,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看,增加了利润 信息含量,净化和绿化了利润,提高财务会计信息透明度; 从理论和目标上看,会计以决策有用观目标为支撑,根据 绿化的利润信息,投资者在进行评价和决策时,会更关注 利润表中的其他利得和损失,进一步巩固了以资产负债观 为核心计量收益的理论基础,同时推进了决策有用观目标 的实现;从报表层次来看,标志着我国报表模式由传统利 润表向综合收益表一表法的演进。 在利润表“新常态”环境下,理顺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 资本公积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列报质量和财务 会计信息透明度。 参考文献: [1]毛志宏、王鹏、季丰:《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披 露——基于上市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的分析》,《会计研 究》2011年第7期。 [2]李莉:《对我国“其他资本公积”与“其他综合收益” 的辨析》,《财会研究》2012年第19期。 [3]李莉:《“其他资本公积”与“其他综合收益”辨析》, 《财会月刊》2013年第1期。 [4]邓亦文、郭枚香:《企业会计准则下“资本公积—其 他资本公积”核算内容归纳》,《财会月刊》2009年第8期。 [5]张维宾、郑先弘、应华羚:《权益性交易的界定及其 会计问题——主体观在权益性交易会计中的运用》,《财务 与会计》2009年第7期。 [6]石岩、卢相君:《其他综合收益及重分类相关问题 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第10期。 [7]高倩倩、李彤、邵思祺:《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处理 探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年第10期。 [8]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9]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 解2013年版》,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年版。 [10]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 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年版。 [1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 表列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 ——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财政部网站2012年。 (编辑 周 谦) 83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