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dermatovenereology). 总学时:26学时 理论学时:24学时 见习学时:2学时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皮肤性病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材料: (一)1、教材:樊翌明,张信江主编:皮肤性病学案例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年8 月。 2、吴志华.皮肤性病学(第三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3、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4月 4.Andrews,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dermatology.Richard B.Odom,willian D.James and Timothy G.Beryer.9th ed.Science press, Harcourt Asia.w.B.Saunders.2001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和各种与之相关疾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它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同 时又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必修的重要科目。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皮肤病性病的发生发展 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症的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重症病人的抢救程序、处理方法,了解皮肤性病学 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掌握皮肤的结构,了解其生理功能。 (2)掌握皮肤性病的症状、体征,熟悉皮肤性病的诊断原则和步骤。 (3)掌握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和治疗原则。 (4)了解皮肤性病科常用内用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的作用、方法和治疗原则。 (⑤)掌握下列皮肤性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传染性软疣、脓疱疮、头癣、浅部 真菌病、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梅毒、淋病、非淋菌 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 (6)熟悉下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了解病因及发病机理:毛囊炎、疖、痈、花斑癣、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疥疮、隐翅虫 皮炎、特应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婴儿湿疹、血管性水肿、瘙痒病、慢性单纯性苔藓、白色糠疹、玫瑰糠疹、过敏性紫癜、座 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白癜风、黄褐斑、雀斑、鱼鳞病、毛周角化病、癌细胞痣、血管瘤、脂溢性角化病、粟丘疹、艾滋 病等。 2、基本技能 (1)掌握体股癣的直接真菌显微镜检技术、醋酸白试验。 (②)了解皮肤斑贴试验的原理、操作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3)了解淋球菌的革兰氏染色镜检技术。 三、理论课程学时分配 内 容 学时 注 皮肤性病学总论 4 真菌性皮肤病 2 病毒性皮肤病 2 细菌性皮肤病 2 皮炎和湿疹 2 药疹 2 银屑病 2 结缔组织病 2 大疱性皮肤病 2 性传播疾病 4 总 计 24 四、考核 1、考核方式:理论考核(笔试)。 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理论考核80%。 五、课程基本内容。 皮肤性病学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皮肤性病的症状: 3、熟悉皮肤性病的诊断原则和步骤: 4、掌握皮肤科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及治疗原则: 5、了解皮肤性病的常见检查技术: 6、熟悉皮肤性病的内用药物、物理治疗。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皮肤的结构 1、表皮:表皮细胞的变型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 角质形成细胞: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黑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 2、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细胞。 3、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小叶。 4、皮肤附属器: (①)毛发:毛发和毛囊的组织解剖及其生长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dermatovenereology) 总 学 时:26学时 理论学时:24学时 见习学时:2学时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皮肤性病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材料: (一)l、教材:樊翌明,张信江主编:皮肤性病学案例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年8 月。 2、吴志华. 皮肤性病学 (第三版).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2 3、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第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4月 4、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clinical dermatology. Richard B. Odom, willian D. James and Timothy G. Beryer. 9th ed. Science press, Harcourt Asia, w.B. Saunders, 2001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皮肤性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和各种与之相关疾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它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同 时又与其他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必修的重要科目。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皮肤病性病的发生发展 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症的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重症病人的抢救程序、处理方法,了解皮肤性病学 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课程基本要求: l、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1)掌握皮肤的结构,了解其生理功能。 (2)掌握皮肤性病的症状、体征,熟悉皮肤性病的诊断原则和步骤。 (3)掌握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和治疗原则。 (4)了解皮肤性病科常用内用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的作用、方法和治疗原则。 (5)掌握下列皮肤性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传染性软疣、脓疱疮、头癣、浅部 真菌病、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梅毒、淋病、非淋菌 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 (6)熟悉下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了解病因及发病机理:毛囊炎、疖、痈、花斑癣、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疥疮、隐翅虫 皮炎、特应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婴儿湿疹、血管性水肿、瘙痒病、慢性单纯性苔藓、白色糠疹、玫瑰糠疹、过敏性紫癜、痤 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白癜风、黄褐斑、雀斑、鱼鳞病、毛周角化病、癌细胞痣、血管瘤、脂溢性角化病、粟丘疹、艾滋 病等。 2、基本技能 (1)掌握体股癣的直接真菌显微镜检技术、醋酸白试验。 (2)了解皮肤斑贴试验的原理、操作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3)了解淋球菌的革兰氏染色镜检技术。 三、理论课程学时分配 内  容 学  时 备  注 皮肤性病学总论 4 真菌性皮肤病 2 病毒性皮肤病 2 细菌性皮肤病 2 皮炎和湿疹 2 药  疹 2 银屑病 2 结缔组织病 2 大疱性皮肤病 2 性传播疾病 4 总  计 24 四、考核 l、考核方式:理论考核(笔试)。 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理论考核80%。 五、课程基本内容。 -------皮肤性病学总论 目的要求: l、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皮肤性病的症状; 3、熟悉皮肤性病的诊断原则和步骤; 4、掌握皮肤科外用药物的剂型、作用、使用方法及治疗原则; 5、了解皮肤性病的常见检查技术; 6、熟悉皮肤性病的内用药物、物理治疗。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皮肤的结构 l、表皮:表皮细胞的变型来源及其组织学特点。 角质形成细胞: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黑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 2、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细胞。 3、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小叶。 4、皮肤附属器: (1)毛发:毛发和毛囊的组织解剖及其生长期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