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年第1期 ●专题二一一课程研究与改革 将人文溶入医学: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一种模式 曹永福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012) [摘要]文章提出一种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模式,即将人文溶入医学,并介绍了一个个例:将医学伦理 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尝试,还分析了目前发展医学人文学最大的困惑和挑战,最后提出了作者的建 议:应在国家学科目录体系“医学”门类下设“人文医学”一级学科 [关键词】医学;人文;模式;医学伦理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C42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701(20001-0024-02 尽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医学研究中心,并在医学院成立医学伦理学研究所,同时,改 可,但医学人文学在主流医学殿堂中仍不同程度地被认为是变过去医学伦理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学科性质,变为医学 门外汉,医学人文学科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专业的基础课程 重视。将人文溶入医学,是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一种模式 2将医学伦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尝试。“医学 为此我校进行了尝试 伦理学作为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发展”的设想提出后,我们开 一、医学人文学科是现代医学体系的当然组成部分 展了“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课题研究,并发表了“医学 权威的观点认为,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伦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尝试”成果4,完成了从思 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这种定义是从人的整体性及想品德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的转变。 其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用实验研究、现场调查、临床 首先,我们反思了学科目的和教学目的。传统观点 观察等方法,不断总结经验,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般认为医学伦理学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品德高尚的医务人员。 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消灭的规仅仅靠一门学科,就可以把一个医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的医 律,以及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有效措施 务人员,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任何一门医学专业课程,都承 这种认识基本基于生物医学模式。但疾病谱的变化和担着这一任务。而且任何一名医务人员,职业品德的修养是 医学科学的进展逐渐暴露出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和局限整个职业人生的事情,“工作到老、修身到老”。那么应该确 性21。随着人们对医学认识的深化,人们的医学观念已经发定怎样的学科目的和教学目的呢?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医学 生了转变。尤其是20世纪以来,人们从单纯的生物因素研伦理学教学对于“品德高尚”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 究医学,转变为从社会、心理、生物、环境等多角度去认识和论指导作用;它能够训练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决策能力;还能 研究人类健康疾病的本质及相互关系。 够增强医学生的科研伦理意识。 因此,人们对现代医学的认识需要一个大的转变:突破 其次,根据学科目的和教学目的编制教学大纲并编写教 仅仅从生物医学模式,而是从更广阔的祝野去认识这门学材。目前的医学伦理学教材有一个倾向是内容越来越多,我 问。人文医学同样具有现代医学的功能,也是“同疾病作斗们不苟同这种趋势,而是认为选择达到教学目的的内容就是 争”认为医学人文学科是现代医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于是有一种合适的选择。为此我们选择了如下内容:导论、基础理 的学者提出:“根据医学发展的趋势以及所涉及的内容,人们论、历史上的医学伦理、医学伦理关系、医学道德规范体系 提出了新的医学分类方法:医学是由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器官移植伦理、生育医学伦理、死亡医学伦理、医学科研伦 学有机组合的学科群,可以分为生物医学和人文社会医学两理、人类基因研究伦理、卫生管理伦理、医学伦理难题与医学 大部分3。 伦理决策、医学道德评价、医学伦理教育与修养等 二、把医学伦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 进行教学模式和学生成绩评定方式改革。通过研究 1医学伦理学是将人文溶入医学的成熟学科。山东医我们认为:医学伦理学知识体系由编码性知识和未编码知识 科大学从1981年起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由主讲教师讲授构成,所以对不同类型的医学伦理知识,应采取相对不同的 有关医学伦理理论、规范,由学校以及附属医院的管理、医疗教学形式。对“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宜采用课堂讲授法,对 人员开设专題讲座,頗受学生的欢迎。学校合并后,原三个“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宜采用案例分析法与课堂讨论法,对 大学的社科部(马列部)合并组成了新的马列教学部,其职能“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宜采用言传身教法和临床教学法5。 是“两课”教学,并不承担医学人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任务。这 从1999年9月开始我们曾组织实施了“课堂理论教学与 样,医学伦理学将有可能被边缘化,为此,山东大学成立人文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两步教学法。该模式突出临床实践 万方数据·24· 囊;j謦煮裁:纂骥瓣瀑;罄舞蠢萄;薄慧i薰3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年第l期 将人文溶入医学: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一种模式 曹永福 (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012) [摘要] 文章提出一种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模式,即将人文溶入医学,并介绍了一个个例:将医学伦理 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尝试,还分析了目前发展医学人文学最大的困惑和挑战,最后提出了作者的建 议:应在国家学科目录体系“医学”门类下设“人文医学”一级学科。 [关键词] 医学;人文;模式;医学伦理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C,423.02 [文献标识码]A 尽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 可,但医学人文学在主流医学殿堂中仍不同程度地被认为是 门外汉,医学人文学科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 重视。将人文溶人医学,是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一种模式, 为此我校进行了尝试。 一、医学人文学科是现代医学体系的当然组成部分 权威的观点认为,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 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这种定义是从人的整体性及 其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用实验研究、现场调查、临床 观察等方法,不断总结经验,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 的相互关系,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消灭的规 律,以及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有效措施。 这种认识基本基于生物医学模式。但疾病谱的变化和 医学科学的进展逐渐暴露出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和局限 性【2 o。随着人们对医学认识的深化,人们的医学观念已经发 生了转变。尤其是20世纪以来,人们从单纯的生物因素研 究医学,转变为从社会、心理、生物、环境等多角度去认识和 研究人类健康疾病的本质及相互关系。 因此,人们对现代医学的认识需要一个大的转变:突破 仅仅从生物医学模式,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去认识这门学 问。人文医学同样具有现代医学的功能,也是“同疾病作斗 争”认为医学人文学科是现代医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于是有 的学者提出:“根据医学发展的趋势以及所涉及的内容,人们 提出了新的医学分类方法:医学是由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 学有机组合的学科群,可以分为生物医学和人文社会医学两 大部分f3]。” 二、把医学伦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 I.医学伦理学是将人文溶入医学的成熟学科。山东医 科大学从1981年起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由主讲教师讲授 有关医学伦理理论、规范,由学校以及附属医院的管理、医疗 人员开设专题讲座,颇受学生的欢迎。学校合并后,原三个 大学的社科部(马列部)合并组成了新的马列教学部,其职能 是“两课”教学,并不承担医学人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任务。这 样,医学伦理学将有可能被边缘化,为此,山东大学成立人文 [文章编号] 1002—1701(2007)01~0024—02 医学研究中心,并在医学院成立医学伦理学研究所,同时,改 变过去医学伦理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学科性质,变为医学 专业的基础课程。 2.将医学伦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尝试。“医学 伦理学作为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发展”的设想提出后,我们开 展了“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课题研究,并发表了“医学 伦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尝试”成果¨J,完成了从思 想品德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的转变。 首先,我们反思了学科目的和教学目的。传统观点,一 般认为医学伦理学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品德高尚的医务人员。 仅仅靠一门学科,就可以把一个医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的医 务人员,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任何一门医学专业课程,都承 担着这一任务。而且任何一名医务人员,职业品德的修养是 整个职业人生的事情,“工作到老、修身到老”。那么应该确 定怎样的学科目的和教学目的呢?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医学 伦理学教学对于“品德高尚”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 论指导作用;它能够训练医学生的医学伦理决策能力;还能 够增强医学生的科研伦理意识。 其次,根据学科目的和教学目的编制教学大纲并编写教 材。目前的医学伦理学教材有一个倾向是内容越来越多,我 们不苟同这种趋势,而是认为选择达到教学目的的内容就是 一种合适的选择。为此我们选择了如下内容:导论、基础理 论、历史上的医学伦理、医学伦理关系、医学道德规范体系、 器官移植伦理、生育医学伦理、死亡医学伦理、医学科研伦 理、人类基因研究伦理、卫生管理伦理、医学伦理难题与医学 伦理决策、医学道德评价、医学伦理教育与修养等。 3.进行教学模式和学生成绩评定方式改革。通过研究 我们认为:医学伦理学知识体系由编码性知识和未编码知识 构成,所以对不同类型的医学伦理知识,应采取相对不同的 教学形式。对“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宜采用课堂讲授法,对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宜采用案例分析法与课堂讨论法,对 “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宜采用言传身教法和临床教学法”J。 从1999年9月开始我们曾组织实施了“课堂理论教学与 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两步教学法。该模式突出临床实践 万方数据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