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期 钟义信:机制主义人工智能理论 一种通用的人工智能理论 年9市 那么,数据、信号、语法信息它们所载荷的“信 4.2认知(知识生成):第二类信息转换原理 息”又是什么呢?严格地说,这里所说的信息其实不 对照图2的模型可以知道,“感知单元”获得的 是别的,正是“语义信息”。正如4.1.2节所阐明的, 是感知信息,相当于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 “语义信息”可以代表语法信息和语用信息,当然也 识”。为了成功应对系统的外来刺激,仅有感性认识 就代表了语法信息、语用信息和语义信息。因此, 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设法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 只有“语义信息”才有资格简称为“信息”;而语法信 认识”,即“知识”。因此,感知单元之后应当有认知 息和语用信息都不能拥有这样的简称。可见,人们 单元,它的作用就是完成“感知信息→知识”的转换, 所说的“从数据中提炼信息”实际上说的应当是“从 即第二类信息转换原理。 语法信息中提炼语义信息”。于是,数据只是信息的 目前,人们对“认知”存在许多不同的理解。本 载体。这些概念就在信息科学概念体系中得到了很 文的理解是:“感知”是获得感性认识的认识过程, 好的厘清。 “认知”是获得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决策”是获得 进一步的问题是,怎么才能“从数据中提炼信 求解问题的智能策略的过程。为此,这里给出本文 息”?在数据科学中,这个问题似乎仍在探索之中。 的“认知”定义。 但是,既然“从数据中提炼信息”更准确地说就是“从 定义3认知。认知是感知(语义)信息转换为 语法信息中提炼语义信息”,那么,在信息科学理论 知识的过程,“获得知识”是认知过程的目的。 体系中(如图3~5),这个问题已经得到非常清晰的 那么,作为认知完成的标志,知识的定义又是 解答。 什么? 由此可见,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厘清“数 定义4知识。主体关于某类事物的知识,是 据和“信息”这类术语的真实含义之后,不但可以消 指主体从该类事物的大量感知信息中提炼出来的关 除术语含义上的混乱,而且可以准确而清晰地找到 于“该类事物共有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形式、内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涵和价值”的认识。 4.1.3信息选择 知识与感知信息具有天然联系,它们都是认识 对照图2,信息选择的作用是,根据系统的目 论范畴的概念,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感知和认知。 标G,针对作用于系统输入端的客体信息S(或由它 但知识与感知信息又有原则的不同:感知信息是对 映射得到的语法信息),计算S相对于G的语用 某个事物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信息Z,并依据语用信息的大小做出决定:凡是与目 的无关的客体信息都予以舍弃,只需关心与目的有 的感知,知识是对某类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关的新鲜信息。这相当于认知科学的“注意”功能。 的形式、内涵和价值的认知。“变化方式”是具体的 这是智能系统的第一道关口:智能门户,根据 个别的,“变化规律”是抽象的普遍的。所以,感知信 系统目标对客体信息做出取舍。假如没有这道智能 息属于浅表的“现象”层次,知识则属于深刻的“本 门户,智能系统就可能被汹涌澎湃、排山倒海而来 质”层次。 的信息所淹没,变得手足无措自顾不暇,丧失信息 根据上述知识与认知的定义,“感知信息→知 处理的能力。因此,“信息选择”的作用极其重要。 识”的转换其实就是要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的转 在当代“大数据(big data)"的信息环境下,这个 换。这就清楚地表明,完成“感知信息→知识”转换 “智能取舍”的作用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是因 的方法,通常是归纳型算法。第二类信息转换原 为,按照学术界的定义,所谓“大数据”是指那些具有 理:由感知信息到知识的转换,见图6。 巨大的规模(volume)、庞杂的种类(variety)、极高 图6的输人是“语义信息”,代表了主体对“问 的速度(velocity)而又具有潜在价值(value)的数 题的感性认识,是第一类信息转换的产物;输出是 据”,它的总体标志则是“现有信息技术的能力无法 “知识”,代表了“认知(第二类信息转换)”所得到的 处理的数据”。然而,通过智能系统的“选择”和“舍 结果。模型表明,“综合知识库”是认知系统的核心, 弃”功能,就可以直接把现有信息技术无法处理的 它要包含信息的表示、知识的表示、认知的目的、归 “大数据转变为可以轻松处理的“小数据”。“有舍 纳型的逻辑方法(包括归纳、类比、联想、分类、聚 才有得”,如果不懂得舍弃,大数据就会因为系统无 类、抽象化等)。没有这样的综合知识库,认知的任 法处理而无所收获。这是普通的辩证法。与“云计 务就难以完成。图6中的预处理是为了使用归纳型 算”和“云存储”方法相比,在系统输入端口的“智能 算法所要采取的一些预备步骤,后处理则是为了规 取舍”可以节约巨量的储算资源! 范“知识的表示”所需要的一些处理。那么,数据、信号、语法信息它们所载荷的“信 息”又是什么呢?严格地说,这里所说的信息其实不 是别的,正是“语义信息”。正如 4.1.2 节所阐明的, “语义信息”可以代表语法信息和语用信息,当然也 就代表了语法信息、语用信息和语义信息。因此, 只有“语义信息”才有资格简称为“信息”;而语法信 息和语用信息都不能拥有这样的简称。可见,人们 所说的“从数据中提炼信息”实际上说的应当是“从 语法信息中提炼语义信息”。于是,数据只是信息的 载体。这些概念就在信息科学概念体系中得到了很 好的厘清。 进一步的问题是,怎么才能“从数据中提炼信 息”?在数据科学中,这个问题似乎仍在探索之中。 但是,既然“从数据中提炼信息”更准确地说就是“从 语法信息中提炼语义信息”,那么,在信息科学理论 体系中 (如图 3~5),这个问题已经得到非常清晰的 解答。 由此可见,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厘清“数 据”和“信息”这类术语的真实含义之后,不但可以消 除术语含义上的混乱,而且可以准确而清晰地找到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1.3 信息选择 对照图 2,信息选择的作用是,根据系统的目 标 G,针对作用于系统输入端的客体信息 S(或由它 映射得到的语法信息 X),计算 S 相对于 G 的语用 信息 Z,并依据语用信息的大小做出决定:凡是与目 的无关的客体信息都予以舍弃,只需关心与目的有 关的新鲜信息。这相当于认知科学的“注意”功能。 这是智能系统的第一道关口:智能门户,根据 系统目标对客体信息做出取舍。假如没有这道智能 门户,智能系统就可能被汹涌澎湃、排山倒海而来 的信息所淹没,变得手足无措自顾不暇,丧失信息 处理的能力。因此,“信息选择”的作用极其重要。 在当代“大数据 (big data)”的信息环境下,这个 “智能取舍”的作用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是因 为,按照学术界的定义,所谓“大数据”是指那些具有 “巨大的规模 (volume)、庞杂的种类 (variety)、极高 的速度 ( velocity) 而又具有潜在价值 (value) 的数 据”,它的总体标志则是“现有信息技术的能力无法 处理的数据”。然而,通过智能系统的“选择”和“舍 弃”功能,就可以直接把现有信息技术无法处理的 “大数据”转变为可以轻松处理的“小数据”。“有舍 才有得”,如果不懂得舍弃,大数据就会因为系统无 法处理而无所收获。这是普通的辩证法。与“云计 算”和“云存储”方法相比,在系统输入端口的“智能 取舍”可以节约巨量的储算资源! 4.2 认知 (知识生成):第二类信息转换原理 对照图 2 的模型可以知道,“感知单元”获得的 是感知信息,相当于人类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 识”。为了成功应对系统的外来刺激,仅有感性认识 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设法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 认识”,即“知识”。因此,感知单元之后应当有认知 单元,它的作用就是完成“感知信息→知识”的转换, 即第二类信息转换原理。 目前,人们对“认知”存在许多不同的理解。本 文的理解是:“感知”是获得感性认识的认识过程, “认知”是获得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决策”是获得 求解问题的智能策略的过程。为此,这里给出本文 的“认知”定义。 定义 3 认知。认知是感知 (语义) 信息转换为 知识的过程,“获得知识”是认知过程的目的。 那么,作为认知完成的标志,知识的定义又是 什么? 定义 4 知识。主体关于某类事物的知识,是 指主体从该类事物的大量感知信息中提炼出来的关 于“该类事物共有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形式、内 涵和价值”的认识。 知识与感知信息具有天然联系,它们都是认识 论范畴的概念,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感知和认知。 但知识与感知信息又有原则的不同:感知信息是对 某个事物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的感知,知识是对某类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的形式、内涵和价值的认知。“变化方式”是具体的 个别的,“变化规律”是抽象的普遍的。所以,感知信 息属于浅表的“现象”层次,知识则属于深刻的“本 质”层次。 根据上述知识与认知的定义,“感知信息→知 识”的转换其实就是要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的转 换。这就清楚地表明,完成“感知信息→知识”转换 的方法,通常是归纳型算法。第二类信息转换原 理:由感知信息到知识的转换,见图 6。 图 6 的输入是“语义信息”,代表了主体对“问 题”的感性认识,是第一类信息转换的产物;输出是 “知识”,代表了“认知 (第二类信息转换)”所得到的 结果。模型表明,“综合知识库”是认知系统的核心, 它要包含信息的表示、知识的表示、认知的目的、归 纳型的逻辑方法 (包括归纳、类比、联想、分类、聚 类、抽象化等)。没有这样的综合知识库,认知的任 务就难以完成。图 6 中的预处理是为了使用归纳型 算法所要采取的一些预备步骤,后处理则是为了规 范“知识的表示”所需要的一些处理。 第 1 期 钟义信:机制主义人工智能理论——一种通用的人工智能理论 ·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