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七讲从类型学的角度探讨语法化问题 很多结构助词原来并没有量词的用法。这种种事实都说明,指代词可能是量词向结 构助词发展的必由一环 普通量词“个”在近代汉语中发展出了指代词和结构助词的用法,这两种用法 的发展顺序也很能说明问题。根据王力(1958),“个”的量词用法已见于汉代, 比如:“木千章,竹竿万个(《史记·货殖列传》)。它的指代词用法最早见于隋 唐初期的文献,然而结构助词的用法直到唐末的文献中才见到。例如: (71)个侬无赖是横波。(隋炀帝:嘲罗罗) (72)个人讳底?(《北齐书·徐之才》) (73)问:“如何是皮?”师云:“分明个底。”(《祖堂集·镜清和尚》) (74)好个人家男女,有什么罪过?(《祖堂集·丹霞和尚》) 也就是说,“个”的指代用法比其结构助词用法早出现了两、三百年的时间。 从当今活生生的方言材料也可以看出,量词用作结构助词时,明显带有指代词 的语义特征。根据赵日新(2001),绩溪方言中的量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时,它们 的作用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的”加上指示代词“这/那”。下面是作者对该 方言有关例子的普通话诠释。 (75)担来写对联张红纸=拿来写对联的那张红纸 (76)吃水药只茶杯≡喝中药的那只茶杯 (77)我本书呢?=我的那本书呢? 742指示代词与结构助词的功能上的相似性 上面的解释只是说明结构助词都来自指示代词,但是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必 须确定其间功能上的相似性。根据李讷、石毓智(1998),指示代词“这”或者 “那”与结构助词“的”在功能上是相通的,它们很多时候可以互换,特别是在 些必须用“的”的偏正结构里,如果有了指示代词,“的”就可省,或者常常不出 现 下面是指示代词用作领格的例子。 (78)谁喜欢吃你那糕!(六十四回) (79)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多吃茶。(六十二回) (80)我这枝并头的怎么不是“夫妻蕙”?(六十二回 (81)刚才我到琏二奶奶那边,看见二奶奶一脸的怒气。(六十七回) (82)况且姑娘这病,原来素日忧虑过度,伤了血气。(六十七回) (83)我这一社开的又不巧了,偏忘了这两日是他的生日。(六十九回) 上述用例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如果拿开这些指示代词,句子就成为不合语法 了,比如不能说“谁喜欢吃你糕”、“我并头的怎么不是夫妻蕙”。二是,有些指 示代词可以用“的”替换,比如例(78)可以说成为“谁喜欢吃你的糕”,有的则不 能,比如不大能说“我的一社开的又不巧了”。可见,作领格的指示代词有自己的 特殊的功能,与“的”的用法并不完全相同。 为了弄清作领格的指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我们调査了6篇反映当 今北京口语的王朔小说。总的特点是,其用法更加普遍化,而且也更加多样化。在 收集到的97个用例中,“这”占60%,共57例,“那”占40%,共39例:第七讲 从类型学的角度探讨语法化问题 91 很多结构助词原来并没有量词的用法。这种种事实都说明,指代词可能是量词向结 构助词发展的必由一环。 普通量词“个”在近代汉语中发展出了指代词和结构助词的用法,这两种用法 的发展顺序也很能说明问题。根据王力(1958),“个”的量词用法已见于汉代, 比如:“木千章,竹竿万个(《史记·货殖列传》)。它的指代词用法最早见于隋 唐初期的文献,然而结构助词的用法直到唐末的文献中才见到。例如: (71)个侬无赖是横波。(隋炀帝:嘲罗罗) (72)个人讳底?(《北齐书·徐之才》) (73)问:“如何是皮?”师云:“分明个底。”(《祖堂集·镜清和尚》) (74)好个人家男女,有什么罪过?(《祖堂集·丹霞和尚》) 也就是说,“个”的指代用法比其结构助词用法早出现了两、三百年的时间。 从当今活生生的方言材料也可以看出,量词用作结构助词时,明显带有指代词 的语义特征。根据赵日新(2001),绩溪方言中的量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时,它们 的作用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的”加上指示代词“这/那”。下面是作者对该 方言有关例子的普通话诠释。 (75)担来写对联张红纸 = 拿来写对联的那张红纸 (76)吃水药只茶杯= 喝中药的那只茶杯 (77)我本书呢?= 我的那本书呢? 7.4.2 指示代词与结构助词的功能上的相似性 上面的解释只是说明结构助词都来自指示代词,但是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必 须确定其间功能上的相似性。根据李讷、石毓智(1998),指示代词“这”或者 “那”与结构助词“的”在功能上是相通的,它们很多时候可以互换,特别是在一 些必须用“的”的偏正结构里,如果有了指示代词,“的”就可省,或者常常不出 现。 下面是指示代词用作领格的例子。 (78) 谁喜欢吃你那糕! (六十四回) (79) 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多吃茶。 (六十二回) (80) 我这枝并头的怎么不是“夫妻蕙”?(六十二回) (81) 刚才我到琏二奶奶那边,看见二奶奶一脸的怒气。 (六十七回) (82) 况且姑娘这病,原来素日忧虑过度,伤了血气。 (六十七回) (83) 我这一社开的又不巧了,偏忘了这两日是他的生日。 (六十九回) 上述用例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如果拿开这些指示代词,句子就成为不合语法 了,比如不能说“谁喜欢吃你糕”、“我并头的怎么不是夫妻蕙”。二是,有些指 示代词可以用“的”替换,比如例(78)可以说成为“谁喜欢吃你的糕”,有的则不 能,比如不大能说“我的一社开的又不巧了”。可见,作领格的指示代词有自己的 特殊的功能,与“的”的用法并不完全相同。 为了弄清作领格的指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我们调查了 6 篇反映当 今北京口语的王朔小说。总的特点是,其用法更加普遍化,而且也更加多样化。在 收集到的 97 个用例中,“这”占 60%,共 57 例,“那”占 40%,共 39 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