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基于疾病的多学科教学I MEDl30143.0 缟写时间 20077.8 程名称 基于疾病的多学科教学I Case Based Learning 周学时 任课教师 卜钱睿哲、*汪青、于榕、刘雯、郑黎 课程负责人 明、何晓明、向阳、赖雁妮、阴忆青 开课院系 上海医学院 高虹、张晓波 *预修课程 医学导论》 瀑程性质 请根据教学培养方案上的课程性质在以下4个栏目中选择。 综合教育课程 文理基础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班化、讨论式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强调以解决问题为 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强调社会性交流合作的作用,强调支持与引导。设计 实性病例,发现其中的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生的思维,鼓励 论,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 过PBL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和效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正树立起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歐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于5种 教材或参考资料名称 出版社 当版年月 柏树令 《系统解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医学遗传学》 民卫生出版社 2003、9 姚泰 《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0 金惠铭 《病理生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9 《药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8 《实验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 《内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 石美鑫 《实用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进度安排 导论:2学时 冠心病:选用急性心肌梗塞介绍冠心病的基本表现和发病机制。目的是在案例讨论的基础上认识心肌缺血后 死的基本过程以及机体的反应,同时学习相关的解剖、病理和病理生理等知识,增加对缺血性疾病的认 10学时 哮喘:选用哮喘介绍呼吸疾病的基本表现和发病机制。目的是在案例讨论的基础上认识哮喘发生的机制、病 改变,哮喘发生的环境和遗传因素。同时学习相关的解剖、病理和病理生理等知识。10学时 尾炎:选用急性阑尾炎介绍炎症的基本表现和发生机制。目的是在案例讨论的基础上认识炎症的基本过程 及机体的反应,同时学习相关的解剖、病理等知识,增加对炎症性疾病的认识。10学时 习总结:2学时 核方式: 对学生采取的是多元化评价 观察学生表现、团队学习精神、常规测验等来评定学生的能力 *课程网络资源: 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 睿哲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 榕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 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疾病的分子机制基于疾病的多学科教学 I 课程代码 MED130143.01 编写时间 2007.7.8 课程名称 基于疾病的多学科教学 I 英文名称 Case Based Learning 学分数 2 周学时 2 *任课教师 /课程负责人 *钱睿哲、*汪青、于榕、刘雯、郑黎 明、何晓明、向阳、赖雁妮、阴忆青、 高虹、张晓波 开课院系 上海医学院 **预修课程 《医学导论》 课程性质: 请根据教学培养方案上的课程性质在以下 4 个栏目中选择。 综合教育课程 □ 文理基础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专业选修课程 □ 教学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班化、讨论式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强调以解决问题为 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基础与临床的结合,强调社会性交流合作的作用,强调支持与引导。设计 真实性病例,发现其中的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生的思维,鼓励 争论,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 通过 PBL 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和效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提高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真正树立起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不少于 5 种) 作者 教材或参考资料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柏树令 《系统解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 左伋 《医学遗传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9 姚泰 《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 郭慕依 《病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10 金惠铭 《病理生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9 颜光美 《药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8 王鸿利 《实验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 王吉耀 《内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8 石美鑫 《实用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 教学进度安排: 导论:2 学时 冠心病:选用急性心肌梗塞介绍冠心病的基本表现和发病机制。目的是在案例讨论的基础上认识心肌缺血后 坏死的基本过程以及机体的反应,同时学习相关的解剖、病理和病理生理等知识,增加对缺血性疾病的认 识。10 学时 哮喘:选用哮喘介绍呼吸疾病的基本表现和发病机制。目的是在案例讨论的基础上认识哮喘发生的机制、病 理改变,哮喘发生的环境和遗传因素。同时学习相关的解剖、病理和病理生理等知识。10 学时 阑尾炎:选用急性阑尾炎介绍炎症的基本表现和发生机制。目的是在案例讨论的基础上认识炎症的基本过程 及机体的反应,同时学习相关的解剖、病理等知识,增加对炎症性疾病的认识。10 学时 学习总结:2 学时 考核方式: PBL 对学生采取的是多元化评价,通过观察学生表现、团队学习精神、常规测验等来评定学生的能力。 **课程网络资源: **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 钱睿哲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 汪 青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 于 榕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 刘 雯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疾病的分子机制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