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口 论现金流量表的会计要素设置 傅宏宇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101) 【摘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越来越多地采用序时编制的方法。事实证明,序时编制方法有利于 提高现金流量表的信息质量,这使得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的设置在实务方面出现了可能性。但是否将这一可能性转变为现 实,还有待于对电算化条件下相关簿记成本的增加进行仔细分析。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和账户的设置应考虑信息使用者的 需求以及与已有账户的勾稽关系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会计电算化会计要素 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准则要求企业至少于每年末编制一次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的设置从理论和逻辑上看存在依所以在手工编制情况下,企业多采用分析填列法。分析填列法 据。具体来看,现金流量表形成的依据、前提是收付实现制以从实务的角度看似易实难。从表面上看,企业在日常核算中完 及根据信息使用者需要和交易事项特性划分的表内项目大全不必进行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相关工作,只需在年末对传统 类,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会计核算结果做一次调整。但实际上这种调整一方面要求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现金流入、流出、净流量等。借助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企业当年的经济业务,另一方面又要结合 这样的依据和前提,通过对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最企业实际情况准确熟练地应用调整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 终形成现金流量表。从逻辑层面看,这一过程与借助权责发生实际情况是,大企业业务数量众多,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制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会计要素及其账户体系经过确认、计不高,致使在实务中出现了不少凑数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 量、记录最后形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对等的。资产负债手工编制下直接填列法被提出和应用。从实务层面看直接填 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是对同样的交易事项借助不同的依列法似难实易。序时记录现金流量业务加大了日常会计核算 据和前提,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分别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披的工作量,但确认的标准简单、易于把握,形成报表的过程清 露的结果。即使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进行调楚,结果完整准确 整来编制现金流量表,其前提和依据也是完全一样的 在电算化情况下,实务中形成了多种利用现有的财务软 上述理论和逻辑层面的分析应遵循的原则是对于分析对件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诸如在“现金”科目下设明细科目、 象的揭示尽可能地深入、系统、完整以及形成的结论具有逻辑利用辅助核算功能、给现金流量表项目设置代码等,甚至还有 致性和完备性。理论探讨最终将有利于会计规范体系的完专门编制附表中间接法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张泽锋 善,从而有利于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形成。但实务层面的分析应2008。这些方法基本上属于直接填列法,即日常核算中对相 遵循的原则与此有所区别,具体为:第一,是否有利于提高现关业务进行专门记录和标记,期末汇总生成现金流量表。可以 金流量会计信息质量:第二,成本效益原则。对于后者,应着重预计在电算化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直接填列法将成为编 考虑增加的簿记成本(杜兴强,2007 现金流量表的主流方法。这种方法在电算化条件下的应用较 实务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之分析填列法更具优势,如形成报表的过程清楚、留有完整的 自1998年我国发布“现金流量表”具体会计准则以来,实审计线索、编报结果完整准确、便于在更短的会计期间编报现 务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现金流量表具体编制方法,但总的来金流量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等,即有利于提高现金 看不外乎两大类。一是分析填列法,即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和流量表的信息质量。 现金流量表项目对期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对应的账簿 、基于序时编制方法分析设置现金流量表要素的可 凭证等资料进行分析、调整并编制现金流量表。准则中给出的能性 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是其典型代表。二是直接填列法, 现金流量表直接填列法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事实上形成 即根据现金流量表项目序时地对发生的相关业务进行记录,了对企业相同业务在依据权责发生制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例如,建立现金流量表台账、序时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另会计要素之外依据收付实现制和现金流量表结构的另一套确 外,从编表的会计工作介质划分则有手工编制和电算化条件认、计量、记录、报告程序—当然,这是一个简化的程序,没 下编制两类。 有专门的凭证、账簿等记录环节,其中最核心的环节是确认。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2012.66-03.0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 2012.6 上旬 论现金流量表的会计要素设置 【摘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越来越多地采用序时编制的方法。事实证明,序时编制方法有利于 提高现金流量表的信息质量,这使得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的设置在实务方面出现了可能性。但是否将这一可能性转变为现 实,还有待于对电算化条件下相关簿记成本的增加进行仔细分析。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和账户的设置应考虑信息使用者的 需求以及与已有账户的勾稽关系。 【关键词】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 会计电算化 会计要素 傅宏宇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00101) 一、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的设置从理论和逻辑上看存在依 据。具体来看,现金流量表形成的依据、前提是收付实现制以 及根据信息使用者需要和交易事项特性划分的表内项目大 类,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现金流入、流出、净流量等。借助 这样的依据和前提,通过对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最 终形成现金流量表。从逻辑层面看,这一过程与借助权责发生 制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会计要素及其账户体系经过确认、计 量、记录最后形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对等的。资产负债 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是对同样的交易事项借助不同的依 据和前提,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分别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披 露的结果。即使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进行调 整来编制现金流量表,其前提和依据也是完全一样的。 上述理论和逻辑层面的分析应遵循的原则是对于分析对 象的揭示尽可能地深入、系统、完整以及形成的结论具有逻辑 一致性和完备性。理论探讨最终将有利于会计规范体系的完 善,从而有利于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形成。但实务层面的分析应 遵循的原则与此有所区别,具体为:第一,是否有利于提高现 金流量会计信息质量;第二,成本效益原则。对于后者,应着重 考虑增加的簿记成本(杜兴强,2007)。 二、实务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自 1998 年我国发布“现金流量表”具体会计准则以来,实 务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现金流量表具体编制方法,但总的来 看不外乎两大类。一是分析填列法,即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和 现金流量表项目对期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对应的账簿、 凭证等资料进行分析、调整并编制现金流量表。准则中给出的 工作底稿法和 T 型账户法是其典型代表。二是直接填列法, 即根据现金流量表项目序时地对发生的相关业务进行记录, 例如,建立现金流量表台账、序时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另 外,从编表的会计工作介质划分则有手工编制和电算化条件 下编制两类。 由于准则要求企业至少于每年末编制一次现金流量表, 所以在手工编制情况下,企业多采用分析填列法。分析填列法 从实务的角度看似易实难。从表面上看,企业在日常核算中完 全不必进行现金流量表编制的相关工作,只需在年末对传统 的会计核算结果做一次调整。但实际上这种调整一方面要求 会计人员全面掌握企业当年的经济业务,另一方面又要结合 企业实际情况准确熟练地应用调整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 实际情况是,大企业业务数量众多,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不高,致使在实务中出现了不少凑数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 手工编制下直接填列法被提出和应用。从实务层面看直接填 列法似难实易。序时记录现金流量业务加大了日常会计核算 的工作量,但确认的标准简单、易于把握,形成报表的过程清 楚,结果完整准确。 在电算化情况下,实务中形成了多种利用现有的财务软 件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诸如在“现金”科目下设明细科目、 利用辅助核算功能、给现金流量表项目设置代码等,甚至还有 专门编制附表中间接法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张泽锋, 2008)。这些方法基本上属于直接填列法,即日常核算中对相 关业务进行专门记录和标记,期末汇总生成现金流量表。可以 预计在电算化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直接填列法将成为编制 现金流量表的主流方法。这种方法在电算化条件下的应用较 之分析填列法更具优势,如形成报表的过程清楚、留有完整的 审计线索、编报结果完整准确、便于在更短的会计期间编报现 金流量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等,即有利于提高现金 流量表的信息质量。 三、基于序时编制方法分析设置现金流量表要素的可 能性 现金流量表直接填列法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事实上形成 了对企业相同业务在依据权责发生制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会计要素之外依据收付实现制和现金流量表结构的另一套确 认、计量、记录、报告程序——当然,这是一个简化的程序,没 有专门的凭证、账簿等记录环节,其中最核心的环节是确认。 ·03·□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