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三节生产要素流动与商品贸易的关系 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商品的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不同的前提假 设下,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亦有不同的表现。在这一节中,我们首先就不同的假设条件讨论 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这一讨论主要以资本流动为例进行,当然同样 的原理也适用于对劳动流动的分析。我们在这一节的最后一个问题将简要讨论劳动力流动对 收入分配的影响及相关问题。 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相互替代 既然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都会对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商品和要素的相 对价格使其趋于均等,那么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商品流动或要素流动只要其中有一项能充分 实现的话,另一项就没有必要发生,因为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这就引出了所谓投资和贸易 的替代关系的讨论,更一般意义上讲,是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 特·蒙代尔( Robert mundel)。他在H-O-S的理论前提下严格证明了投资和贸易的相互替代 关系。 假设两个国家A和B生产两种商品X和Y:其中X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而Y为劳动密 集型商品:两国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并且两国的生产函数完全相 同:A国资本相对丰裕而B国劳动相对丰裕。在这样的前提下,投资和贸易的替代关系可 以通过图11-9分析如下 根据H-O-S模型,在没有贸易壁垒的情况下,两国可以通过商品贸易达到资源的最优 配置。其过程是A国向B国出口商品X,并从B国进口商品Y。如图所示,A国的出口量 为PQa单位商品X:而进口QCa单位商品Y,在MM线所表示的相对价格下实现贸易均 衡。由于三角型PQC与三角形CbQP全等,所以在A国实现均衡的同时,B国也可实现 均衡。此时两国的资源实现了最有效率的利用并且两国的福利水平也达到了最大化,所以要 素流动的动因并不存在* 第三节 生产要素流动与商品贸易的关系 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商品的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不同的前提假 设下,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亦有不同的表现。在这一节中,我们首先就不同的假设条件讨论 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这一讨论主要以资本流动为例进行,当然同样 的原理也适用于对劳动流动的分析。我们在这一节的最后一个问题将简要讨论劳动力流动对 收入分配的影响及相关问题。 一、要素流动与商品流动的相互替代 既然商品流动和要素流动都会对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商品和要素的相 对价格使其趋于均等,那么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商品流动或要素流动只要其中有一项能充分 实现的话,另一项就没有必要发生,因为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这就引出了所谓投资和贸易 的替代关系的讨论,更一般意义上讲,是要素流动和商品流动的替代关系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199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 特· 蒙代尔(Robert Mundell)。他在 H-O-S 的理论前提下严格证明了投资和贸易的相互替代 关系。 假设两个国家 A 和 B 生产两种商品 X 和 Y;其中 X 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而 Y 为劳动密 集型商品;两国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并且两国的生产函数完全相 同;A 国资本相对丰裕而 B 国劳动相对丰裕。在这样的前提下,投资和贸易的替代关系可 以通过图 11—9 分析如下。 根据 H-O-S 模型,在没有贸易壁垒的情况下,两国可以通过商品贸易达到资源的最优 配置。其过程是 A 国向 B 国出口商品 X,并从 B 国进口商品 Y。如图所示,A 国的出口量 为 PaQa单位商品 X;而进口 QaCa单位商品 Y,在 MM'线所表示的相对价格下实现贸易均 衡。由于三角型 PaQaC 与三角形 CbQbPb 全等,所以在 A 国实现均衡的同时,B 国也可实现 均衡。此时两国的资源实现了最有效率的利用并且两国的福利水平也达到了最大化,所以要 素流动的动因并不存在。 - 14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