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EF555至E5(时闻) 时间) 求 2013年各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右坐标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增速(当月同比) 2014年各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颗同比增长(右坐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图22013~2014年陕西省金融机构 图32013~2014年陕西省金融机构 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专栏1建机制用工具促创新金融支持陕西扶贫再上新台阶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充分发挥金融在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转型中的作用,凝聚金 融系统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金融扶贫开发深入实施,有效提升了秦巴山区 金融服务水平。 、建机制,多方联动,营造扶贫开发良好外部环境 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协调机 制,部分县开展扶贫示范县创建活动,并加强对扶贫工作的考核力度;建立有联动机制设计、有 实施方案推动、有考核约東要求的“三有”扶贫联动机制;建立金融支持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联席 会议制度、政策调研机制、统计监测制度、经验交流机制、效果评估制度,促进信息共享;建立 政策协调联动机制,金融资金提质増效的双渠道扶贫体系日渐完善。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 行分别与汉中、铜川市政府签署《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战略合作协议》。 用工具,定向施策,增强金融机构扶贫助贫能力 与陕西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创新机制加强金融支持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小微企业发展的意 见》,并连续两年按照机构类型分别岀台信貸投放指引。持续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攴农再贷款支持 力度,并要求凡是使用人民银行再贷款发放贷款的项目,应适当降低贷款利率。调查显示,2014 年,贫困县区法人金融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 积极落实总行定向降准及各类考核优惠措施,2014年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兑现定向奖励政策;宏 观审慎工具参数设计上向贫困地区倾斜,扩大贫困地区法人杋构信贷能力。至年末,地方法人金 融机构贷款增速高于全省3.9个百分点。 促创新,普惠民生,力促困难群体共享发展成果 启动了“金融精准扶贫计划”,建立“一市一县、一县一企、一镇(乡)一户”工作机制。安 康市石泉县创新尝试“一县一式”,推行“三五”扶贫工作方式;商洛市山阳县针对返乡农民工定 制一系列信贷产品,被誉为金融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山阳模式”。积极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主办银行制度,涌现岀安康小额信用贷款“旬阳模式”、“订单+金融”、农村土地流转、多样 化抵(质)押贷款方式支持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等新产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树立普惠金融 理念,助推贫困地区均衡、可持续发展,安康市近3年累计发放移民搬迁贷款25.4亿元,支持移 民搬迁5万户,累计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1万笔、25.15亿元,直接扶持创业项目3.135 (时间) 0 5 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亿元 0 5 1 0 1 5 2 0 % 2013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左坐标) 2014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左坐标) 2013年各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右坐标) 2014年各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右坐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图 2 2013~2014 年陕西省金融机构 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8 (时间) 1 2 1 6 2 0 2013.01 2013.02 2013.03 2013.04 2013.05 2013.06 2013.07 2013.08 2013.09 2013.10 2013.11 2013.12 2014.01 2014.02 2014.03 2014.04 2014.05 2014.06 2014.07 2014.08 2014.09 2014.10 2014.11 2014.12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增速(当月同比)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速(当月同比)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 图 3 2013~2014 年陕西省金融机构 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专栏 1 建机制 用工具 促创新 金融支持陕西扶贫再上新台阶 2014 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充分发挥金融在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转型中的作用,凝聚金 融系统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金融扶贫开发深入实施,有效提升了秦巴山区 金融服务水平。 一、建机制,多方联动,营造扶贫开发良好外部环境 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扶贫开发工作协调机 制,部分县开展扶贫示范县创建活动,并加强对扶贫工作的考核力度;建立有联动机制设计、有 实施方案推动、有考核约束要求的“三有”扶贫联动机制;建立金融支持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联席 会议制度、政策调研机制、统计监测制度、经验交流机制、效果评估制度,促进信息共享;建立 政策协调联动机制,金融资金提质增效的双渠道扶贫体系日渐完善。2014 年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 行分别与汉中、铜川市政府签署《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战略合作协议》。 二、用工具,定向施策,增强金融机构扶贫助贫能力 与陕西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创新机制加强金融支持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小微企业发展的意 见》,并连续两年按照机构类型分别出台信贷投放指引。持续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支农再贷款支持 力度,并要求凡是使用人民银行再贷款发放贷款的项目,应适当降低贷款利率。调查显示,2014 年,贫困县区法人金融机构使用支农再贷款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平均水平约 1 个百分点。 积极落实总行定向降准及各类考核优惠措施,2014 年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兑现定向奖励政策;宏 观审慎工具参数设计上向贫困地区倾斜,扩大贫困地区法人机构信贷能力。至年末,地方法人金 融机构贷款增速高于全省 3.9 个百分点。 三、促创新,普惠民生,力促困难群体共享发展成果 启动了“金融精准扶贫计划”,建立“一市一县、一县一企、一镇(乡)一户”工作机制。安 康市石泉县创新尝试“一县一式”,推行“三五”扶贫工作方式;商洛市山阳县针对返乡农民工定 制一系列信贷产品,被誉为金融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山阳模式”。积极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主办银行制度,涌现出安康小额信用贷款“旬阳模式”、“订单+金融”、农村土地流转、多样 化抵(质)押贷款方式支持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等新产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树立普惠金融 理念,助推贫困地区均衡、可持续发展,安康市近 3 年累计发放移民搬迁贷款 25.4 亿元,支持移 民搬迁 5 万户,累计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 3.1 万笔、25.15 亿元,直接扶持创业项目 3.1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