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实验步骤]: A.匹配滤波器的特性 A.1产生一个单位脉冲幅度,持续时间1ms的方波: >>r=wave_gen(1,'polar_nr2,1000); A2显示「和基于「的匹配滤波器脉冲响应: >>subplot(311).waveplot(r). >subplot(312),match('polar_nrz'); A3假设r作为输入,观察匹配滤波器输出: >>rm=match('polar_nrz'.r) >>subplot(313),waveplot(rm); 确定滤波器的输出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并考虑这个时间与波形r有什么关系? 问题4.1如何从上述过程直接确定匹配滤波器输出的峰值? A.4.用一个10ms宽,单位峰值的三角脉冲重复A.1-A.3 >>r=wave_gen(1.'triangle'.100). >>clf.subplot(311).waveplot(r) >>subplot(312),match('triangle). >>rm match('triangle'r): >>subplot(313).waveplot(rm). 问题4.2如果三角脉冲的宽度改为1ms,确定匹配滤波器输出的峰值? A.5.用10ms宽,单位幅度的曼彻斯特脉冲重做A.1-A.3。预测匹配波器冲击响应和匹配滤波 器的输出,并用实验来验证你的预测。 A6.产生一个代表5个抽样值的二进制序列[10010]的双极性不归零波形。二进制码元速 率Rb为Ikbps,.脉冲幅度A为Iv。 >>x5=wave_gen([100 10],polar_nrz,1000), >>clf,subplot(211),waveplot(x5); 使用图4.1显示在左边的幅度刻度记录波形x5 -22―22― [实验步骤]: A.匹配滤波器的特性 A.1 产生一个单位脉冲幅度,持续时间 1ms 的方波: >> r =wave_gen(1,'polar_nrz',1000); A.2 显示 r 和基于 r 的匹配滤波器脉冲响应: >> subplot(311),waveplot(r); >> subplot(312),match('polar_nrz'); A.3 假设 r 作为输入,观察匹配滤波器输出: >> rm = match('polar_nrz',r); >> subplot(313),waveplot(rm); 确定滤波器的输出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并考虑这个时间与波形 r 有什么关系? 问题 4.1 如何从上述过程直接确定匹配滤波器输出的峰值? A.4. 用一个 10ms 宽,单位峰值的三角脉冲重复 A.1-A.3: >> r = wave_gen(1,'triangle',100); >> clf;subplot(311),waveplot(r) >> subplot(312),match('triangle'); >> rm = match('triangle',r); >> subplot(313),waveplot(rm); 问题 4.2 如果三角脉冲的宽度改为 1ms,确定匹配滤波器输出的峰值? A.5. 用 10ms 宽,单位幅度的曼彻斯特脉冲重做 A.1-A.3。预测匹配波器冲击响应和匹配滤波 器的输出,并用实验来验证你的预测。 A.6. 产生一个代表 5 个抽样值的二进制序列[1 0 0 1 0]的双极性不归零波形。二进制码元速 率 Rb 为 1kbps,脉冲幅度 A 为 1v。 >> x5 = wave_gen([1 0 0 1 0],'polar_nrz',1000); >> clf,subplot(211),waveplot(x5); 使用图 4.1 显示在左边的幅度刻度记录波形 x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