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州大学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式中 一萃取相E中组分A、B的质量分数 萃余相R中组分A、B的质量分数 分配系数kA表达了溶质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配关系。显然,kA值愈大,萃取分离的效果愈好。k 值与联结线的斜率有关。同一物系,其值随温度和组成而变。如第I类物系,一般kA值随温度的升高或溶 质组成的增大而降低。一定温度下,仅当溶质组成范围变化不大时,kA值才可视为常数。对于萃取剂S 与原溶剂B互不相溶的物系,溶质在两液相中的分配关系与吸收中的类似,即 Y=KX 式中 Y—一萃取相E中溶质A的质量比组成 X—一萃余相R中溶质A的质量比组成 相组成以质量比表示时的分配系数 (2)分配曲线 由相律可知,温度、压力一定时,三组分体系两液相呈平衡时,自由度为1。故只要已知任一平衡液 相中的任一组分的组成,则其它组分的组成及其共轭相的组成就为确定值。换言之,温度、压力一定时 溶质在两平衡液相间的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y,=f(x) (11-5) y4—萃取相E中组分A的质量分数 萃余相R中组分A的质量分数。 此即分配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分配曲线 ==== N (ER) 图11-7有一对组分部分互溶时的分配曲线 如图117所示,若以xA为横坐标,以y4为纵坐标,则可在x~y直角坐标图上得到表示这一对共轭 相组成的点N。每一对共轭相可得一个点,将这些点联结起来即可得到曲线ONP,称为分配曲线。曲线上 的P点即为临界混溶点。分配曲线表达了溶质A在互成平衡的E相与R相中的分配关系。若已知某液相 组成,则可由分配曲线求出其共轭相的组成。若在分层区内y均大于x,即分配系数kA>1,则分配曲线 位于y=x直线的上方,反之则位于y=x直线的下方。若随着溶质A组成的变化,联结线倾斜的方向发生 改变,则分配曲线将与对角线出现交点,这种物系称为等溶度体系。福州大学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萃取 - 5 - B B B x y k = (11-3b) 式中 A y 、 B y ——萃取相 E 中组分 A、B 的质量分数; A x 、 B x ——萃余相 R 中组分 A、B 的质量分数。 分配系数 A k 表达了溶质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配关系。显然, A k 值愈大,萃取分离的效果愈好。 A k 值与联结线的斜率有关。同一物系,其值随温度和组成而变。如第Ⅰ类物系,一般 A k 值随温度的升高或溶 质组成的增大而降低。一定温度下,仅当溶质组成范围变化不大时, A k 值才可视为常数。对于萃取剂 S 与原溶剂 B 互不相溶的物系,溶质在两液相中的分配关系与吸收中的类似,即 Y = KX (11-4) 式中 Y ——萃取相 E 中溶质 A 的质量比组成; X ——萃余相 R 中溶质 A 的质量比组成; K ——相组成以质量比表示时的分配系数。 (2)分配曲线 由相律可知,温度、压力一定时,三组分体系两液相呈平衡时,自由度为 1。故只要已知任一平衡液 相中的任一组分的组成,则其它组分的组成及其共轭相的组成就为确定值。换言之,温度、压力一定时, 溶质在两平衡液相间的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 ) A A y = f x (11-5) A y ——萃取相 E 中组分 A 的质量分数; A x ——萃余相 R 中组分 A 的质量分数。 此即分配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图 11-7 有一对组分部分互溶时的分配曲线 如图 11-7 所示,若以 A x 为横坐标,以 A y 为纵坐标,则可在 x ~ y 直角坐标图上得到表示这一对共轭 相组成的点 N。每一对共轭相可得一个点,将这些点联结起来即可得到曲线 ONP,称为分配曲线。曲线上 的 P 点即为临界混溶点。分配曲线表达了溶质 A 在互成平衡的 E 相与 R 相中的分配关系。若已知某液相 组成,则可由分配曲线求出其共轭相的组成。 若在分层区内 y 均大于 x,即分配系数 A k >1,则分配曲线 位于 y = x 直线的上方,反之则位于 y = x 直线的下方。若随着溶质 A 组成的变化,联结线倾斜的方向发生 改变,则分配曲线将与对角线出现交点,这种物系称为等溶度体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