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州大学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A(吡啶) 连接线 B(氣苯) S(水) 图11-5连结线斜率的变化 (2)辅助曲线和临界混溶点 定温度下,测定体系的溶解度曲线时,实验测出的联结线的条数(即共轭相的对数)总是有限的, 此时为了得到任何已知平衡液相的共轭相的数据,常借助辅助曲线(亦称共轭曲线) A 图11-6辅助曲线 辅助曲线的作法如图116所示,通过已知点R1、R2、…分别作BS边的平行线,再通过相应联结线 的另一端点E1、E2分别作AB边的平行线,各线分别相交于点F、G、…,联接这些交点所得的平滑曲线 即为辅助曲线。利用辅助曲线可求任何已知平衡液相的共轭相。如图116所示,设R为已知平衡液相, 自点R作BS边的平行线交辅助曲线于点J,自点J作AB边的平行线,交溶解度曲线于点E,则点E即为 R的共轭相点 辅助曲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P,显然通过P点的联结线无限短,即该点所代表的平衡液相无共轭 相,相当于该系统的临界状态,故称点P为临界混溶点。P点将溶解度曲线分为两部分:靠原溶剂B一侧 为萃余相部分,靠溶剂S一侧为萃取相部分。由于联结线通常都有一定的斜率,因而临界混溶点一般并不 在溶解度曲线的顶点。临界混溶点由实验测得,但仅当已知的联结线很短即共轭相接近临界混溶点时,才 可用外延辅助曲线的方法确定临界混溶点。 通常,一定温度下的三元物系溶解度曲线、联结线、辅助曲线及临界混溶点的数据均由实验测得,有 时也可从手册或有关专著中查得 1113分配系数和分配曲线 (1)分配系数 定温度下,某组分在互相平衡的E相与R相中的组成之比称为该组分的分配系数,以k表示,即溶 原溶剂B福州大学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萃取 - 4 - 图 11-5 连结线斜率的变化 (2)辅助曲线和临界混溶点 一定温度下,测定体系的溶解度曲线时,实验测出的联结线的条数(即共轭相的对数)总是有限的, 此时为了得到任何已知平衡液相的共轭相的数据,常借助辅助曲线(亦称共轭曲线)。 图 11-6 辅助曲线 辅助曲线的作法如图 11-6 所示,通过已知点 R1、R2、… 分别作 BS 边的平行线,再通过相应联结线 的另一端点 E1、E2 分别作 AB 边的平行线,各线分别相交于点 F、G、… ,联接这些交点所得的平滑曲线 即为辅助曲线。利用辅助曲线可求任何已知平衡液相的共轭相。如图 11-6 所示,设 R 为已知平衡液相, 自点 R 作 BS 边的平行线交辅助曲线于点 J,自点 J 作 AB 边的平行线,交溶解度曲线于点 E,则点 E 即为 R 的共轭相点。 辅助曲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 P,显然通过 P 点的联结线无限短,即该点所代表的平衡液相无共轭 相,相当于该系统的临界状态,故称点 P 为临界混溶点。P 点将溶解度曲线分为两部分:靠原溶剂 B 一侧 为萃余相部分,靠溶剂 S 一侧为萃取相部分。由于联结线通常都有一定的斜率,因而临界混溶点一般并不 在溶解度曲线的顶点。临界混溶点由实验测得,但仅当已知的联结线很短即共轭相接近临界混溶点时,才 可用外延辅助曲线的方法确定临界混溶点。 通常,一定温度下的三元物系溶解度曲线、联结线、辅助曲线及临界混溶点的数据均由实验测得,有 时也可从手册或有关专著中查得。 11.1.3 分配系数和分配曲线 (1)分配系数 一定温度下,某组分在互相平衡的 E 相与 R 相中的组成之比称为该组分的分配系数,以 k 表示,即 溶 质 A A A A x y k = (11-3a) 原溶剂 B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