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同一物品对于不同的人的效用是不同的。因此,除非给出特殊的假定,否则,效用是 不能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比较的。例如,辣椒对于南方人来说其效用是很大的,而对于北方 人来说就未必 萨缪尔森提岀的所谓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其中的幸福只是个人的一种感 觉。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读者》杂志上有一个人撰文认为:幸福是在目标追求过程中的 种感觉。要判别一个人是否幸福,主要上看 ①是否有一个充满希望的追求目标 ②是否有一份在目标的激励下充满负荷的工作 ③是否 fall in love 二、效用的两种表示方法 1.基数效用理论 (1)基数的理解:基数是可以加总求和的数 (2)基数效用论者对于效用的基本观点: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 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效用的大小可 以用基数(1、2、3…)来表示,计量效用大小的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例如,对某一个人来 说,吃一盘土豆和一份牛排的效用分别为5效用单位和10效用单位,则可以说这两种消费 的效用之和为15效用单位,且后者的效用是前者的效用的2倍。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 体的数字来硏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具体说来 a可以具体衡量 b.可以加总求和 c可以有效用量的比较 (3)基数效用论是早期硏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2.序数效用理论 (1)序数的理解:基数是不可以加总求和的数 (2)厅数效用论者对于效用的基本观点: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 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 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即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仍就上面的 例子来说,消费者要回答的是偏好哪一种消费,即哪一种消费的效用是第一,哪一种是第二 或者是说,要回答的是宁愿吃一盘土豆,还是吃一份牛排。进一步地,序数效用论者还认为, 就分析消费者行为来说,以序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比以基数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 它可以减少一些被认为是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 a不可以具体衡量 b不可以加总求和 c不可以有效用量的比较 d只能根据偏好的程度排列岀第一、第二……的顺序 3.两种分析思路、方法均不同,但二者的结论是完全相同的,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 西方绎济学家普遍使用基数效用的概念,在现代微观经济学甲,通常使用的是序数效用的椤 念。本章的重点是介绍序数效用论者是如何运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消费者行为 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在本节作一简单的介绍 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分析 、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