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摘要:中条山战役(日方称之为“中原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 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本文阐述在中条山战役中与共产党的关系。 一、中条山战役简介 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中 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 溃散,被俘虏3.5万人,阵亡将士4.2万人,日军据中方公布毙伤9900人,按日方数字仅战死673人, 负伤2292人. 此役给积极“剿共”的国民政府沉重打击,被蒋介石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此役失败 给北方抗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战后,由于日军长期封锁中条山的三个师团被转用于对付敌后 根据地,使得敌后根据地陷入最艰苦的时期。 二、国共双方论战 中条山战役发生前后,蒋介石采取激将法和下命令等多种方式“请”中共出兵配合作战:在前 期,蒋请中共出兵的真意就是让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守住中条山,在后期,蒋更多是为了借机消 耗中共实力或从政治上打击中共:中共答应了蒋介石的请求;只是主客观环境使得中共出兵有些 迟,力度也不够,未能给日军以严重打击:日军确实多次传播“中共与日军从不冲突”的谣言,意 图挑拨离间,分化抗日阵营。 三、历史争议 双方争论的焦点,一是蒋介石是否使用“激将法”要求中共出兵及其真实意图,二是中共是否 出兵了。 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人认为蒋是用“激将法”要求中共出兵,而且“这是个一石二鸟之策,中 共如果出兵,可以消耗其实力,如不出兵,则以放弃抗日立场之名,从政治上打击中共”;毛泽东 则“识破”了蒋的意图,于是要求“把主要配合作战区域摆在晋东南和冀南”,而不是晋南,从而 使“蒋之激将法失效了”。还有人则不大同意蒋用的是“激将法”,也不认同蒋意在藉机消耗中共 实力或“从政治上打击中共”的说法,因为这两者都有“过度解释之嫌”。 蒋一开初用的正是激将法,毛也认为蒋用的是激将法;但蒋在发现激将法未起作用之后,就直 接用了下命令的方式。另一方面,蒋的真实意图是一回事,毛如何判断蒋的意图又是另一回事,这 两者之间有着重要区别。在前期,蒋的真意就是让中共出兵配合作战,以利中央军守住中条山;在 后期,蒋更多的是为了藉机消耗中共实力或“从政治上打击中共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