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國鞋 课程负责人王冬梅 实验三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消除 一、目的及原理 目的:1、掌握运用肌力、心肺功能、神经系统机能和感觉机能的变化及主 观感觉法来判断疲劳的方法。 2、在学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手段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行设计与 实地操作,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原理:运动疲劳时,参与工作的肌肉力量会下降,心肺功能也随之变化,可 以通过测定工作前后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的变化来判断疲劳及疲劳的程度.实践 中主要采取肺活量、心率和心电图等指标判断疲劳,进行运动员机能评定和训练 监控。 运动疲劳时,机体神经系统机能和感觉机能水平降低,使机体各种反射活动 能力下降。因此,可以根据运动前后神经系统反射活动变化和感觉机能的下降程 度来判断疲劳。 人体运动时的主观体力感觉与工作负荷、代谢产物堆积、耗氧量、心功能等 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运动时的自我体力感觉是判断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标志。 疲劳的消除是依据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和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特点以及促进人 体功能恢复的措施进行。 二、实验对象 人 三、仪器、设备和材料 肺活量计、血压计、诊断床、心电图仪、反应时测试仪、落尺、闪光融合频 率测试仪、两脚规 四、实验步骤 (一)安静时指标 1、呼吸肌力量耐力:连续测定受试者5次肺活量,每间隔15s测定1次, 记录每一次的肺活量值 2、血压体位反射:受试者取坐姿,测其安静时血压,然后躺卧在诊断床上 3mi,之后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返回坐姿,立即测定血压,每30s 测定1次,共测2mi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