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易學識小錄 陳鴻森 黄壽祺六庵先生(1912-1990)為當代易學大家,早年從尚秉和、吳承仕兩 先生治經,得其指授,能傳兩家《易》、《禮》之精邃。後長期任教福建師範大 學,象數易學正傳,得不墜其緒。所著《易學群書平議》、《周易譯注》、《群 經要略》各種,發微詣極,學林久有定評。近年喆嗣髙憲教授復纂《黃壽褀論易 學》兩冊,淹通硏幾,津逮來學,信為斯學之指南,其將傳久行遠必也。今值先 生百年冥誕,門人弟子籌辦硏討會,東箭南金,濟濟一堂。大會不遺葑菲,下招 及僕,俾觀厥盛。愚碌碌,離道日遠,大《易》之學久荒,不賢者識小,謹擇錄 舊日籀讀札記五事,以就正於大雅方家云 王肅《周易注》 《經典釋文·序錄》著錄“《周易》王肅注十卷”,1《隋書·經籍志》、兩 《唐志》同。2《魏志》王肅本傳云:“肅善賈、馬之學,而不好鄭氏,采會同異, 為《尚書》、《詩》、《論語》、《三禮》、《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 傳》,皆列於學官。”3又《齊王紀》載:正始六年“十二月辛亥,詔故司徒王 朗所作《易傳》,令學者得以課試。”4張惠言《易義別錄》據此而謂:“蓋《易 注》本其父朗所為,肅更撰定。”5理或然也。肅注久佚,然《經典釋文》、《周 易正義》、李鼎祚《周易集解》、《文選注》、《御覽》諸書尚多引之。張惠言 《易義別錄》、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注》、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黃奭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成功大學、中央大學中文系合聘教授 陸德明《經典釋文》,1985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北京圖書館藏宋 刻宋元遞修本,卷一,頁11 2《隋書》,1973年,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頁909;《舊唐書》,1975年 同上,頁1967;《唐書》,頁1424 《三國志》,1982年,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頁419 4同上註,頁121。 5《清經解》,卷一二四四,頁11 易學識小錄 陳鴻森 黃壽祺六庵先生(1912-1990)為當代易學大家,早年從尚秉和、吳承仕兩 先生治經,得其指授,能傳兩家《易》、《禮》之精邃。後長期任教福建師範大 學,象數易學正傳,得不墜其緒。所著《易學群書平議》、《周易譯注》、《群 經要略》各種,發微詣極,學林久有定評。近年喆嗣高憲教授復纂《黃壽祺論易 學》兩冊,淹通研幾,津逮來學,信為斯學之指南,其將傳久行遠必也。今值先 生百年冥誕,門人弟子籌辦研討會,東箭南金,濟濟一堂。大會不遺葑菲,下招 及僕,俾觀厥盛。愚碌碌,離道日遠,大《易》之學久荒,不賢者識小,謹擇錄 舊日籀讀札記五事,以就正於大雅方家云。 王肅《周易注》 《經典釋文·序錄》著錄“《周易》王肅注十卷”,1《隋書·經籍志》、兩 《唐志》同。2《魏志》王肅本傳云:“肅善賈、馬之學,而不好鄭氏,采會同異, 為《尚書》、《詩》、《論語》、《三禮》、《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 傳》,皆列於學官。”3 又《齊王紀》載:正始六年“十二月辛亥,詔故司徒王 朗所作《易傳》,令學者得以課試。”4 張惠言《易義別錄》據此而謂:“蓋《易 注》本其父朗所為,肅更撰定。”5 理或然也。肅注久佚,然《經典釋文》、《周 易正義》、李鼎祚《周易集解》、《文選注》、《御覽》諸書尚多引之。張惠言 《易義別錄》、孫堂《漢魏二十一家易注》、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黃奭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成功大學、中央大學中文系合聘教授。 1 陸德明《經典釋文》,1985 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北京圖書館藏宋 刻宋元遞修本,卷一,頁 11。 2 《隋書》,1973 年,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頁 909;《舊唐書》,1975 年, 同上,頁 1967;《唐書》,頁 1424。 3 《三國志》,1982 年,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頁 419。 4 同上註,頁 121。 5 《清經解》,卷一二四四,頁 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