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个假说的实验。 如果需求是无弹性的,那么价格的增加将提高总收益,这个 陈述在上述意义上就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定理。这个陈述不蕴涵任 何假设—一当然,实际上也并不存在无弹性的需求一一仅仅只是 根据定义而为真罢了。它很可能在帮助经济学家对事实提出正确 的问题时,有着某种“心理上的”用处,但是,就连这点用处, 我也有些怀疑。 在本研究中,我试图证明在不同的经济学科领域中确实存在 着有意义的定理。这些定理并不是无中生有或从绝对真理的先验 命题演绎而得,因此毫无应用价值。它们几乎全都出自两类非常 一般的假说。第一类是,均衡条件问题等价于某个量的极大化 极小化)问题。本书第一篇将以合理而彻底的方式处理这方面 的问题。 但是,当我们离开单一的经济单位来考察时,就会发现未知 数的确定与极值位置无关。甚至在最简单的经济循环理论中,都 缺乏均衡条件的对称性,因而不可能将问题直接简化为极大值或 极小值问题。相反,如果详细说明系统的动态性质,并且假设系 统是处于“稳定”均衡或“稳定”运动状态,那么,利用我称之 为比较静态学与动态学之间的对应原理,确定的操作上有意义的 定理便可以从如此简单的假设推导出。只对静态学感兴趣的 人,也必须研究动态学。 当然,这些定理在经验上的真确性和有效性不能够超越原来 的假设所具有的真确性和有效性。而且,稳定性假设并不带有目 的论②或规范性的意义,因此,稳定均衡状态有可能是失业率为 50%的状态。考虑到不稳定灼衡状态即使是存在的,也是短暂 的、菲永久性的,因而根据最粗略的概率计算也可以知道,这种 状态要比稳定状态少见,所以,这种稳定性假设是讲得通的。读 者曾经有多少次看到鸡蛋是直立着的呢?从形式观点来说,考虑 非平稳运动的稳定性往往是方便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