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2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是从计量经济学用于政策(而可能导致经济运行的改变)分析而提出的批判,其实质是提出了 参数是否随时间而变化的问题,隐含了经典计量经济模型产生不精确预测的重要原因是结构变 化问题。 Sims(1980)认为:为使结构方程可识别而施加了许多约束,这种约束是不可信的。因此 他建议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预测。随后大量的研究表明,利用VAR作预测 其结果优于传统的联立系统所得到的结果。这种学术批判揭示了CC方法论直接或间接(隐 含)的假设为:①经济行为由联立方程所支配;②模型的方程对变量和扰动来说是线性的;③ 变量是可观测且观测无误差;④变量的观测值是离散的,即年度(月度)数据等;⑤外生变量 和先决变量是设定的;⑥联立应变量的系数行列式非零,使得简约形式存在;⑦先决变量与误 差(扰动)项线性独立;⑧误差项是独立同分布的正态变量,其均值为零,方差和协方差为常 数,协方差阵非奇异(这一假设实际上在CC方法论中已扩展为一般独立同分布扰动),⑨通 过对结构参数的约束使得结构方程可识别。⑩方程是动态稳定的。假设⑨⑩是间接的假设,其 中⑨是由可识别所隐含的假设,而⑩是最为关键的隐含假设,它通过假定外生变量在重复抽样 中固定,且当样本趋于无限时,外生变量的矩有限以及方程的特征根的绝对值小于1(即变量 为I(0)来实现方程的动态稳定性。我们以后可以看到,正是为取消这一条假设,直接导致了 特征根为1即变量为单位根过程的研究。 针对CC方法论的批判和取消或弱化CC方法论的假设而发展起来的计量经济学,即从19 世纪6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计量经济学,被称之为当代(高等)计量经济学。 方法论历程大致内容有 (1)CC成员 THaavelmo证明,标准的OLS运用于联立模型中的单个方程,将产生有偏估 (2) haavelmo,1943,首先提出了间接最小二乘估计。 (3) KOopmans,1949,定义并解决了识别问题。 (4) Koopmans, Rubin, Leipnik等发展了完全信息的极大似然估计。 (5) Lucas,1976,卢卡斯批判:使用计量经济模型预测未来经济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效用是 不可信的。卢卡期批判是从计量经济学用于政策分析而提出的,其实质是提出了参数是否 随时间而变化的问题,隐含了CLM产生不精确预测的重要原因是结构变化问题。 (6)Sims,1980,认为:为使结构方程可识别而施加了许多约束,这种约束是不可信的。因 此,他建议使用向量自回归而回避结构约束问题。从预测结果看,VAR优于结构联立方 程系统,且规模较小 1.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1.定量描述与分析经济活动,验证经济理论。包括描述宏观、微观经济问题。 2.寻找经济规律、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制定经济政策服务。通过计量模型得到参数(边 际系数,弹性系薮,技术系数,比率,速率等)的可靠估计值,从而为制定政策,实施宏观调 控提供依据 3.做经济预测。这是经济计量学利用模型所要解决的最重要内容,也是最困难的内容。经 济计量学的发展史就是谋求对经济变量做出更精确预测的发展史。这要求(1)变量选择要准 确,(2)模型形式要合理。 1.3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应用 计量经济模型1.2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是从计量经济学用于政策(而可能导致经济运行的改变)分析而提出的批判,其实质是提出了 参数是否随时间而变化的问题,隐含了经典计量经济模型产生不精确预测的重要原因是结构变 化问题。 Sims(1980)认为:为使结构方程可识别而施加了许多约束,这种约束是不可信的。因此, 他建议使用向量自回归(V AR)模型进行预测。随后大量的研究表明,利用 V AR 作预测, 其结果优于传统的联立系统所得到的结果。这种学术批判揭示了 CC 方法论直接或间接(隐 含)的假设为:①经济行为由联立方程所支配;②模型的方程对变量和扰动来说是线性的;③ 变量是可观测且观测无误差;④变量的观测值是离散的,即年度(月度)数据等;⑤外生变量 和先决变量是设定的;⑥联立应变量的系数行列式非零,使得简约形式存在;⑦先决变量与误 差(扰动)项线性独立;⑧误差项是独立同分布的正态变量,其均值为零,方差和协方差为常 数,协方差阵非奇异(这一假设实际上在 CC 方法论中已扩展为一般独立同分布扰动),⑨通 过对结构参数的约束使得结构方程可识别。⑩方程是动态稳定的。假设⑨⑩是间接的假设,其 中⑨是由可识别所隐含的假设,而⑩是最为关键的隐含假设,它通过假定外生变量在重复抽样 中固定,且当样本趋于无限时,外生变量的矩有限以及方程的特征根的绝对值小于 1(即变量 为 I(0))来实现方程的动态稳定性。我们以后可以看到,正是为取消这一条假设,直接导致了 特征根为 1 即变量为单位根过程的研究。 针对 CC 方法论的批判和取消或弱化 CC 方法论的假设而发展起来的计量经济学,即从 19 世纪 60 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计量经济学,被称之为当代(高等)计量经济学。 方法论历程 大致内容有: (1) CC成员 T.Haavelmo 证明,标准的OLS运用于联立模型中的单个方程,将产生有偏估 计。 (2) Haavelmo,1943,首先提出了间接最小二乘估计。 (3) TKoopmans,1949,定义并解决了识别问题。 (4) Koopmans ,Rubin,Leipnik 等发展了完全信息的极大似然估计。 (5) Lucas,1976,卢卡斯批判:使用计量经济模型预测未来经济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效用是 不可信的。卢卡期批判是从计量经济学用于政策分析而提出的,其实质是提出了参数是否 随时间而变化的问题,隐含了 CLM 产生不精确预测的重要原因是结构变化问题。 (6) Sims,1980,认为:为使结构方程可识别而施加了许多约束,这种约束是不可信的。因 此,他建议使用向量自回归而回避结构约束问题。从预测结果看,V AR 优于结构联立方 程系统,且规模较小。 1.2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1.定量描述与分析经济活动,验证经济理论。包括描述宏观、微观经济问题。 2.寻找经济规律、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制定经济政策服务。通过计量模型得到参数(边 际系数,弹性系数,技术系数,比率,速率等)的可靠估计值,从而为制定政策,实施宏观调 控提供依据 3.做经济预测。这是经济计量学利用模型所要解决的最重要内容,也是最困难的内容。经 济计量学的发展史就是谋求对经济变量做出更精确预测的发展史。这要求(1)变量选择要准 确,(2)模型形式要合理。 1.3 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应用 计量经济模型 - 4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