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 (2)它储存于小泡内不被酶降解,神经冲动到达能释放 (3)其作用在后膜上,人为引入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 (4)存在有使此物质失活的酶或其他环节。 (5)有受体激动剂或受体的阻断剂能模拟剂或阻断作用 2.调质的概念 3.递质的共存 戴尔原则( Dale's principle) 递质共存 (二)受体 受体定义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征: (1)特异性 (2)饱和性 (3)可逆性 关于受体研究的一些认识 (1)一个配体可以有多个受体亚型 (2)受体除了存在于突触后膜外,还有存在于突触前膜的 受体,称为突触前受体( presynaptic receptor),调节 神经末梢的递质释放量,对递质释放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3)神经递质受体分为二类:离子通道偶联、G蛋白偶联 (4)大部分受体具有脱敏现象 (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纤维 副交感、交感的节前纤维 副交感的节后纤维 躯体的运动纤维; 支配汗腺、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 胆碱能神经元 在中枢神经系统,以Ach为递质的称为胆碱能神经元,分 布极为广泛: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丘脑后部特异性感觉 投射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神经元,纹状体等 胆碱能受体( cholinergic receptor (1)M受体(毒覃硷样受体 Muscarinic receptor 分布 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 汗腺、骨骼肌舒血管纤维效应器细胞膜 兴奋效应 心脏抑制、胃肠道气管平滑肌收缩 消化腺分泌等副交感末梢兴奋效应 阻断剂 阿托品 M受体亚型:M1:神经组织 M2:心脏 M4:胰腺组织和胰岛 M3和M5尚不清楚 (2)N受体(烟碱受体, Nicotinic receptor) 亚型分类 NI受体和N2受体 N受体 分布于神经节的神经元突触后膜(神经型) 阻断剂:六烃季铵(1) 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 (2) 它储存于小泡内不被酶降解,神经冲动到达能释放。 (3) 其作用在后膜上,人为引入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 (4) 存在有使此物质失活的酶或其他环节。 (5) 有受体激动剂或受体的阻断剂能模拟剂或阻断作用 2. 调质的概念: 3. 递质的共存: 戴尔原则(Dale’s principle) 递质共存 (二) 受体 受体定义: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征: (1) 特异性 (2) 饱和性 (3) 可逆性 关于受体研究的一些认识: (1) 一个配体可以有多个受体亚型 (2) 受体除了存在于突触后膜外,还有存在于突触前膜的 受体,称为突触前受体(presynaptic receptor),调节 神经末梢的递质释放量,对递质释放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3) 神经递质受体分为二类:离子通道偶联、G蛋白偶联 (4) 大部分受体具有脱敏现象: (三)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 1.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纤维: 副交感、交感的节前纤维; 副交感的节后纤维 躯体的运动纤维; 支配汗腺、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 胆碱能神经元: 在中枢神经系统,以Ach为递质的称为胆碱能神经元, 分 布极为广泛: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丘脑后部特异性感觉 投射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神经元,纹状体等。 胆碱能受体(cholinergic receptor (1)M 受体 (毒覃硷样受体 Muscarinic receptor) 分布: 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 汗腺、骨骼肌舒血管纤维效应器细胞膜 兴奋效应: 心脏抑制、胃肠道气管平滑肌收缩、 消化腺分泌等副交感末梢兴奋效应 阻断剂: 阿托品 M 受体亚型:M1:神经组织 M2:心脏 M4:胰腺组织和胰岛 M3和M5尚不清楚 (2)N 受体 (烟碱受体,Nicotinic receptor) 亚型分类: N1受体 和 N2受体 N1 受体: 分布于神经节的神经元突触后膜 (神经型) 阻断剂:六烃季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