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系统教义的宗教。从周代开始,“重民轻神”的民本思潮抬头,宗教意识受到一 定程度的抑制。“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周礼这种传统 在春秋得到发展,“子不语怪、力、乱、神”,便是这种非宗教倾向的表现。而“天 道远,人道迩”、“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一类明智的誓言在中国家喻户晓,传诵 千古。“四书”经朱熹的阐扬,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圣经”,却没有创世纪 的传说,没有对彼岸世界(天堂、地狱)的描述,这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非宗教 特质 (二)表现 1.普遍信奉的“天”介于自然神和人格神之间。无庸讳言,中国人的迷信思 想也是浓厚的。但是,中国人普遍信奉的“天”介乎自然神和人格神之间,较之 “上帝”、“佛”等,宗教意义要淡薄得多。盛行于中国的“天命”观念,既包含 着某些宗教神秘主义,同时又与社会伦理观念紧密相连的。所谓“皇天无亲,惟 德是辅”,可见,中国流行的“天命”论,最后归结于人伦学说,归结于道德论。 所谓“天理难容”、“天道酬勤”、“苍天在上”等,其“天”决不四自然界的天。 2中国人对宗教似信非信,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虽然世界几大宗教在中 国都有相当的影响,中国也有自己的宗教,但是,中国人恩不象欧洲、印度、伊 斯兰世界那样对宗教信从无疑,往往是“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封建统治 者对宗教也不专一,他们对各种宗教及其流派往往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如唐朝先 崇尚道教,后崇尚佛教,后又灭佛;宋朝的皇帝既相信道教又信佛教:元世祖更 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兼而采之。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最大,但也经历 过“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的“法难”,最 后中国化了。 3政教分离,教权从属于政权。中国的帝王们总是高居于宗教界之上,多次 向宗教首领“册封”,而不像欧洲帝王那样,往往需要教皇的加冕以博取统治的 正统地位。在中国,僧侣阶层极少像欧洲中世纪那样成为“第一等级”。各个朝 代基本没有出现政教合一、王权与教权浑然一体的局面 4文化人较少成为纯粹的宗教徒,无神论发达。中国有不少人从宗教文化里 吸取了许多营养,但较少有人成为纯粹的宗教徒。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 都对佛学发生兴趣,但他们都只是做做“居士”而已,并没有出家做和尚。唐、 宋以后,士人们鉴于儒学晢理思辩的粗疏,广泛开展“援佛入儒”工作,将传统 儒学与佛教哲学相结合,形成了“新儒学”一一理学。但是,理学家在构筑自己 的理论体系时,虽然大量吸取了佛教哲学,但他们思想的主流是“入世”而非“出 世”的,仍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引导人们在现世“做圣 贤”,而不是引导人们寻求宗教式的解脱,这使得理学与宗教最后划清了界限。 至于王充、范缜、张载等唯物主义思想家,更以破斥鬼神为职任,代表了中 国文化的无神论传统。无神论、神灭论产生早、发展充分,是中国文化系统的 个显著特点和优点。 (三)影响 1入世思想构成社会的主导心理,避免了全社会的宗教迷狂。有别于其他重 自然(如希腊)或轻自然(如印度、希伯莱)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 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人被推尊到很高地位。所谓“人为 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这使中国避免陷入欧洲中世 纪那样的宗教迷狂,而发展出一种平实的经验理性。在中国繁衍的各种宗教也熏 染上厚重的人文色彩。因此,有的学者将欧洲中世纪神本主义的基督教文化称为4 系统教义的宗教。从周代开始,“重民轻神”的民本思潮抬头,宗教意识受到一 定程度的抑制。“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周礼这种传统 在春秋得到发展,“子不语怪、力、乱、神”,便是这种非宗教倾向的表现。而“天 道远,人道迩”、“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一类明智的誓言在中国家喻户晓,传诵 千古。“四书”经朱熹的阐扬,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圣经”,却没有创世纪 的传说,没有对彼岸世界(天堂、地狱)的描述,这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非宗教 特质。 (二)表现 1.普遍信奉的“天”介于自然神和人格神之间。无庸讳言,中国人的迷信思 想也是浓厚的。但是,中国人普遍信奉的“天”介乎自然神和人格神之间,较之 “上帝”、“佛”等,宗教意义要淡薄得多。盛行于中国的“天命”观念,既包含 着某些宗教神秘主义,同时又与社会伦理观念紧密相连的。所谓“皇天无亲,惟 德是辅”,可见,中国流行的“天命”论,最后归结于人伦学说,归结于道德论。 所谓“天理难容”、“天道酬勤”、“苍天在上”等,其“天”决不四自然界的天。 2.中国人对宗教似信非信,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虽然世界几大宗教在中 国都有相当的影响,中国也有自己的宗教,但是,中国人恩不象欧洲、印度、伊 斯兰世界那样对宗教信从无疑,往往是“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封建统治 者对宗教也不专一,他们对各种宗教及其流派往往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如唐朝先 崇尚道教,后崇尚佛教,后又灭佛;宋朝的皇帝既相信道教又信佛教;元世祖更 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兼而采之。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最大,但也经历 过“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的“法难”,最 后中国化了。 3.政教分离,教权从属于政权。中国的帝王们总是高居于宗教界之上,多次 向宗教首领“册封”,而不像欧洲帝王那样,往往需要教皇的加冕以博取统治的 正统地位。在中国,僧侣阶层极少像欧洲中世纪那样成为“第一等级”。各个朝 代基本没有出现政教合一、王权与教权浑然一体的局面。 4.文化人较少成为纯粹的宗教徒,无神论发达。中国有不少人从宗教文化里 吸取了许多营养,但较少有人成为纯粹的宗教徒。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 都对佛学发生兴趣,但他们都只是做做“居士”而已,并没有出家做和尚。唐、 宋以后,士人们鉴于儒学哲理思辩的粗疏,广泛开展“援佛入儒”工作,将传统 儒学与佛教哲学相结合,形成了“新儒学”——理学。但是,理学家在构筑自己 的理论体系时,虽然大量吸取了佛教哲学,但他们思想的主流是“入世”而非“出 世”的,仍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引导人们在现世“做圣 贤”,而不是引导人们寻求宗教式的解脱,这使得理学与宗教最后划清了界限。 至于王充、范缜、张载等唯物主义思想家,更以破斥鬼神为职任,代表了中 国文化的无神论传统。无神论、神灭论产生早、发展充分,是中国文化系统的一 个显著特点和优点。 (三)影响 1.入世思想构成社会的主导心理,避免了全社会的宗教迷狂。有别于其他重 自然(如希腊)或轻自然(如印度、希伯莱)的文化类型,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 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人被推尊到很高地位。所谓“人为 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这使中国避免陷入欧洲中世 纪那样的宗教迷狂,而发展出一种平实的经验理性。在中国繁衍的各种宗教也熏 染上厚重的人文色彩。因此,有的学者将欧洲中世纪神本主义的基督教文化称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