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④下结论:x2=1948>x201=6.64,故P<0.01, 按a=0.05水准拒绝h,授受H,故可认为 两种给药途径下防治小儿佝偻病的效果之间的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肌注组较口服组的佝偻病发病率低 第七章练习题 2.铅作业与非铅作业工人的血铅值(μmo/L)比较 铅作业组 非铅作业组 血铅值 秩次 血铅值 秩次 0.82 0.24 0.87 10.5 0.24 0.97 0.29 1.21 14 0.33 1.64 15 0.44 2.08 16 12345678 2.13 0.63 0.72 0.87 10.5 1.01 13 n1=7 T1=93.5 n2=10 T2=59.5 解:本例两组方差不齐(F=424,P=0.0527) 按秩和检验计算 ①建立检验假设 :Ma=Ma,即两组工人血铅值的总体分布相同 h:Ma≠Mah,即两组工人血铅值的总体分布不同 ②编秩 ③求秩和并确定检验统计量本例m≠m,取m为7,故 万=935为检验统计量了 ④确定P值和作出推断结论:按n=7,mmh=3,查T界值 表得Pk0.01,按α=0.01水准,拒绝馬,撥受h,故可认为 两组工人的血铅值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铅作业组工人的血 铅值较高。 3.两组肝炎婴儿的血清总胆ψmo 次平均秩和 m-般_症計涠围称次-般重症 17 1-42.510 9.595④下结论: 2  =19.48> 2  0.01 =6.64,故 P<0.01, 按=0.05 水准拒绝 H0,接受 H1,故可认为 两种给药途径下防治小儿佝偻病的效果之间的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肌注组较口服组的佝偻病发病率低。 第七章练习题 2. 铅作业与非铅作业工人的血铅值(mol/L)比较 铅作业组 非铅作业组 血铅值 秩次 血铅值 秩次 0.82 9 0.24 1 0.87 10.5 0.24 2 0.97 12 0.29 3 1.21 14 0.33 4 1.64 15 0.44 5 2.08 16 0.58 6 2.13 17 0.63 7 0.72 8 0.87 10.5 1.01 13 n1=7 T1=93.5 n2=10 T2=59.5 解:本例两组方差不齐(F =4.24,P=0.0527), 按秩和检验计算。 ①建立检验假设: H0:Md1= Md2,即两组工人血铅值的总体分布相同 H1:Md1≠Md2,即两组工人血铅值的总体分布不同 =0.05 ②编秩 ③求秩和并确定检验统计量:本例 n1≠n2,取 n1 为 7,故 T1=93.5 为检验统计量 T。 ④确定 P 值和作出推断结论:按 n1=7,n2- n1=3,查 T 界值 表得 P<0.01,按=0.01 水准,拒绝 H0,接受 H1,故可认为 两组工人的血铅值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铅作业组工人的血 铅值较高。 3. 两组肝炎婴儿的血清总胆红素(μmol/L) 总胆红素 人 数 秩次 范围 平均 秩次 秩 和 (μmol/L) 一般 重症 合计 一般 重症 <17 4 4 1-4 2.5 10 17- 10 10 9.5 9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