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利润(65-40-10),应交纳所得税。5×15%÷2=0.375(万);2002年应纳 税额=70×15%÷2=5.25(万) (4)2003年利润55万元,应纳税额=55×15%=8.25(万) (5)2004年利润40万元,因当年出口产值占企业全部产品产值的78%,则 可减半征税,减半之后(15%÷2=7.5%)税率低于10%,应按10%的税率缴税。 应纳税额=40×10%=4(4万) (6)2005年纳税额=60×15%=9(万) (1)境内某公司为支付人,也是扣缴义务人,在支付给外国公司报酬时应 扣缴税款200×20%=40(万) 其扣缴的税款,应于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送扣缴所得税报 (2)外国公司为纳税义务人,该笔收入其应纳税额为40万元。 4 应纳税额=(1000-80-600)×15%=48(万) 5 (1)不正确 (2)税务机关有权进行调整 ①因为A与B是关联企业,A销给B的原料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则税务机关有权按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相同或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进行调 整。调整后B的原材料成本为5000×1000=500(万) ②B的产品销往我国国内市场,A仅在我国设立了一家外商独资企业B,则可 认为B的产品是销给了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售价不需调整。 ③交际应酬费应在限额内列支限额 =1500×5‰+(2500-1500)×3‰=10.5(万) 实际发生200万,不可全部列支,仅能列支10.5万。 ④B企业所纳增值税不得从销售收λ中减除,因为增值税为价外税 ⑤B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2500-[(1200-(200-10.5)]-500=989.5(万) 应纳税额=989.5×15%=148.825(万 6 (1)88年亏损10万元,用90、91年度的利润弥补 (2)89年亏损5万元,用92年度的利润弥补,补完仍有4万元利润,则确定 为开始获利年度。则从92年超开始享受免二减三的待遇,即92、93年免税, 94、95、96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94年应纳税额=12×15%÷2=0.9(万) 95年应纳税额=15×15%÷2=1.125(万) 96年应纳税额=11×15%÷2=0.825(万) (3)97年免二减三期满,但该企业为先进技术企业,可以按税法规定的税 率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半后的税率低于10%的按10%的税率计利润(65-40-10),应交纳所得税。5×15%÷2=0.375(万);2002年应纳 税额=70×15%÷2=5.25(万) (4)2003年利润55万元,应纳税额=55×15%=8.25(万) (5)2004年利润40万元,因当年出口产值占企业全部产品产值的78%,则 可减半征税,减半之后(15%÷2=7.5%)税率低于10%,应按10%的税率缴税。 应纳税额=40×10%=4(4万) (6)2005年纳税额=60×15%=9(万) 3、 (1)境内某公司为支付人,也是扣缴义务人,在支付给外国公司报酬时应 扣缴税款200×20%=40(万) 其扣缴的税款,应于5日内缴入国库,并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送扣缴所得税报 告。 (2)外国公司为纳税义务人,该笔收入其应纳税额为40万元。 4、 应纳税额=(1000-80-600)×15%=48(万) 5、 (1)不正确 (2)税务机关有权进行调整。 ①因为A与B是关联企业,A销给B的原料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上的平均价格, 则税务机关有权按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相同或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进行调 整。调整后B的原材料成本为5000×1000=500(万) ②B的产品销往我国国内市场,A仅在我国设立了一家外商独资企业B,则可 认为B的产品是销给了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售价不需调整。 ③交际应酬费应在限额内列支限额 =1500×5‰+(2500-1500) ×3‰=10.5(万) 实际发生200万,不可全部列支,仅能列支10.5万。 ④B企业所纳增值税不得从销售收入中减除,因为增值税为价外税。 ⑤B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2500-[(1200-(200-10.5)]-500=989.5(万) 应纳税额=989.5×15%=148.825(万) 6、 (1)88年亏损10万元,用90、91年度的利润弥补; (2)89年亏损5万元,用92年度的利润弥补,补完仍有4万元利润,则确定 为开始获利年度。则从92年超开始享受免二减三的待遇,即92、93年免税, 94、95、96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94年应纳税额=12×15%÷2=0.9(万) 95年应纳税额=15×15%÷2=1.125(万) 96年应纳税额=11×15%÷2=0.825(万) (3)97年免二减三期满,但该企业为先进技术企业,可以按税法规定的税 率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减半后的税率低于10%的按10%的税率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