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能耗、无线不可靠网络的路由解决方案71)。uPv6是第一个针对存储资源受限的而设计的 基于Pv6的、轻量级的运行在802.15.4/6 LowPan、802.11、以太网等协议层之上的协议栈20。 uPv6使用两阶段的时钟来管理和移除过期的数据信息。 而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的标准化工作,主要集中于对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协 议的增强,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物联网的业务特点。主要的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均已开展相关 工作,3 GPP SA和RAN分别针对网络架构、核心网以及无线接入网开展了工作,目前网络 架构的增强已经进入实质性工作的阶段,而无线接入网的增强仍处于研究阶段。类似的, 3GPP2和IEEE802.16/WiMAX Forum也针对CDMA和WiMAX系统开展了相关的工作,但 目前的工作进展普遍慢于3GPP。 2010年,由北京邮电大学马华东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物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正式启动。其研究内容的第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大 规模异质网元的数据交换问题”与物联网网络层的异构互连问题密切相关。其研究内容包括 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连模型与网元的高效编码体系、网络动态行为规律、面向P体系演进的 网络融合架构和同时支持非P和IP的网络融合架构等。设计基于Pν6的轻量级的物联网 编址寻址架构。研究基于主机标识和定位符分离的新型物联网编址寻址架构,探讨层次化、 可扩展的网络单元命名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主机名字空间组织构架,实现高效的主机标识 符到定位符的映射。2011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刘海涛研究员作 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物联网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同样提出了要针对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动态性以及网络和终端互连方式高度异构性的特点,进 行异构网络的融合和自治机理的研究。 (2)可靠传输 物联网的网络层与传统互联网的网络相比往往具有如下的突出特点:自组织性,参与通 信的节点间不需要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分布式,大量的网 络节点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在:拓扑动态变化,由于节点的移动性导致网络拓的变化,进而导 致网络中的通信链路也会变化:终端资源受限,每个节点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使用寿命 的限制,导致构建可靠的传输链路成为一个挑战:安全性,由于节点是分布在整个部署环境 中的,所以,单个节点容易受到攻击,信息传递的不可控因素增大。保障网络层传输的可靠 性对于保障物联网的安全性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Gou.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数据传输协议(LCRT),该协议 在提高网络通信可靠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传输过程的能量消耗和时延都较低2。Jiag等 人针对两跳传输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的规模有限网络的安全、可靠 传输协议22)。Zhag.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拓扑感知和结构化虚拟标识空间的方法,来建立物 242242 能耗、无线不可靠网络的路由解决方案[17-19]。uIPv6 是第一个针对存储资源受限的而设计的 基于 IPv6 的、轻量级的运行在 802.15.4/6LowPan、802.11、以太网等协议层之上的协议栈[20]。 uIPv6 使用两阶段的时钟来管理和移除过期的数据信息。 而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的标准化工作,主要集中于对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协 议的增强,使其能更好的适应物联网的业务特点。主要的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均已开展相关 工作,3GPP SA 和 RAN 分别针对网络架构、核心网以及无线接入网开展了工作,目前网络 架构的增强已经进入实质性工作的阶段,而无线接入网的增强仍处于研究阶段。类似的, 3GPP2 和 IEEE802.16/WiMAX Forum 也针对 CDMA 和 WiMAX 系统开展了相关的工作,但 目前的工作进展普遍慢于 3GPP。 2010 年,由北京邮电大学马华东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物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正式启动。其研究内容的第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大 规模异质网元的数据交换问题”与物联网网络层的异构互连问题密切相关。其研究内容包括 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连模型与网元的高效编码体系、网络动态行为规律、面向 IP 体系演进的 网络融合架构和同时支持非 IP 和 IP 的网络融合架构等。设计基于 IPv6 的轻量级的物联网 编址寻址架构。研究基于主机标识和定位符分离的新型物联网编址寻址架构,探讨层次化、 可扩展的网络单元命名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主机名字空间组织构架,实现高效的主机标识 符到定位符的映射。2011 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刘海涛研究员作 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物联网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同样提出了要针对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动态性以及网络和终端互连方式高度异构性的特点,进 行异构网络的融合和自治机理的研究。 (2)可靠传输 物联网的网络层与传统互联网的网络相比往往具有如下的突出特点:自组织性,参与通 信的节点间不需要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节点可以随时加入或离开网络;分布式,大量的网 络节点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在;拓扑动态变化,由于节点的移动性导致网络拓的变化,进而导 致网络中的通信链路也会变化;终端资源受限,每个节点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使用寿命 的限制,导致构建可靠的传输链路成为一个挑战;安全性,由于节点是分布在整个部署环境 中的,所以,单个节点容易受到攻击,信息传递的不可控因素增大。保障网络层传输的可靠 性对于保障物联网的安全性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Gou.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数据传输协议(LCRT),该协议 在提高网络通信可靠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传输过程的能量消耗和时延都较低[21]。Jiang.等 人针对两跳传输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的规模有限网络的安全、可靠 传输协议[22]。Zhang.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拓扑感知和结构化虚拟标识空间的方法,来建立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