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阵孑我不是又喝酒又 抽烟嘛 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 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岀芽,到秋 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 天,挽着裤管,披-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瞢辆半日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 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他在绝望的时候,把父亲准备第二 天用来种的种子在锅里炒到\熟;第二年春天,新买了一些花种,洒到那荒了一年的土 地里。 他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者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 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1.小说中的班主任是一位富有智慧的老师,请简要分析。(4分) 1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情感和心理?(6分) 13.“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 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这段叙述在小说情节的展开中有什么作用? (4分) 14.试探究小说以“父亲的隔年花”为题的深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国人的性格——遇事忍耐 林语堂 遇事忍耐是中国人最昭著的特点,我认为这是文化与环境影响的结果,并不一定是 中国人心理构造的必然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是由于我们几干年来一直生活在一种特定 的文化与社会中并时时受其影响。可以说,忍耐的品质是整个民族设去适应周围条件的 结果,又是家庭制度的产物,而家庭制度是整个中匦社会的缘影。 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 品质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 抽烟嘛。 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 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 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 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 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他在绝望的时候,把父亲准备第二 天用来种的种子在锅里炒到半熟;第二年春天,新买了一些花种,洒到那荒了一年的土 地里。 他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 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1. 小说中的班主任是一位富有智慧的老师,请简要分析。(4 分) 1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情感和心理?(6 分) 13.“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 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这段叙述在小说情节的展开中有什么作用? (4 分) 14.试探究小说以“父亲的隔年花”为题的深意。(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国人的性格——遇事忍耐 林语堂 遇事忍耐是中国人最昭著的特点,我认为这是文化与环境影响的结果,并不一定是 中国人心理构造的必然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是由于我们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一种特定 的文化与社会中并时时受其影响。可以说,忍耐的品质是整个民族设法适应周围条件的 结果,又是家庭制度的产物,而家庭制度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 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 品质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