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5年第2期(第30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22015(Vo.30) 国家法团主义:新加坡基层 组织与社区治理的理论启示 王新松 摘要:新加坡对社区基层组织的管理表现出国家法团主义的部分特征。新加坡在国家层面建立基 层组织的联合团体,给予其合法性以及经费支持,联合团体则通过一系列制度对基层组织成员进行管理, 因而国家意志和政策得以通过联合团体及其成员在社区实现,社区需求得以通过基层组织及其联合团体 传递到国家。国家法团主义模式既给予基层组织一定的政治参与空间,又保证了参与的可控性,从而实现 稳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然而新加坡的国家法团主义模式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组织丧失自主权,未能充分 发挥社区自下而上参与国家治理的目的,对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提出了挑战。新加坡的社区治理格局并不 完全符合国家法团主义的特征,但法团主义为我们研究国家与基层组织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关键词:法团主义;社区治理;国家社会关系;新加坡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城市社区治理机制研究:国际经验与本 土创新(2013SKL0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05576GK) 作者简介:王新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北京100875) DO:10.13613/ cnki ghz.002311 引言 社区治理是新加坡社会治理以及人民行动党执政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仅有50年历史的后发 国家,新加坡一方面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全世界人均GDP排名第三的国家,①另一方面在人 民行动党主导的政治体制下,保持了政治形态的延续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层面的 治理,尤其是作为治理主体的各类基层组织,对于维系新加坡的多元种族社会的和谐、解决经济变革 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社会问题、国家认同的构建,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加坡的社区治理结构有哪些特点?人民行动党如何通过基层组织的建设来实现社区善治?国 家、基层组织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很多学者己经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或讨论,并取得研究成 果。例如,袁方成和耿静(2012:124-134)的分析认为,新加坡的社区治理自始至终是在政府的主导 下,一方面政府提供大量的物资支持社区建设,另一方面,由政府指导或扶持的各类社区组织在社区 治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李路曲(2006:40-46)认为,基层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定的政 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在参与基层组织管理或是参与基层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官僚制度与下层群 众之间的隔阂被消除了。欧树军(2010:62-67)的研究强调新加坡执政者与群众之间存在“上情下 ①参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orldEconomicOutlookDatabase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2014年4月http://www.imf org/ external/ pubs/ft/weo/2014/01/ geodata/ index.aspx。数据中的排名是基于以购买力平价换算后的人均GDP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国家法团主义: 新加坡基层 组织与社区治理的理论启示 王新松 摘 要: 新加坡对社区基层组织的管理表现出国家法团主义的部分特征。新加坡在国家层面建立基 层组织的联合团体,给予其合法性以及经费支持,联合团体则通过一系列制度对基层组织成员进行管理, 因而国家意志和政策得以通过联合团体及其成员在社区实现,社区需求得以通过基层组织及其联合团体 传递到国家。国家法团主义模式既给予基层组织一定的政治参与空间,又保证了参与的可控性,从而实现 稳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然而新加坡的国家法团主义模式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组织丧失自主权,未能充分 发挥社区自下而上参与国家治理的目的,对新加坡的政治发展提出了挑战。新加坡的社区治理格局并不 完全符合国家法团主义的特征,但法团主义为我们研究国家与基层组织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关键词: 法团主义; 社区治理; 国家社会关系; 新加坡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城市社区治理机制研究: 国际经验与本 土创新“( 2013SKL011)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105576GK) 作者简介: 王新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讲师( 北京 100875) 一、引 言 社区治理是新加坡社会治理以及人民行动党执政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仅有 50 年历史的后发 国家,新加坡一方面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全世界人均 GDP 排名第三的国家,①另一方面在人 民行动党主导的政治体制下,保持了政治形态的延续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层面的 治理,尤其是作为治理主体的各类基层组织,对于维系新加坡的多元种族社会的和谐、解决经济变革 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社会问题、国家认同的构建,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加坡的社区治理结构有哪些特点? 人民行动党如何通过基层组织的建设来实现社区善治? 国 家、基层组织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很多学者已经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或讨论,并取得研究成 果。例如,袁方成和耿静( 2012: 124—134) 的分析认为,新加坡的社区治理自始至终是在政府的主导 下,一方面政府提供大量的物资支持社区建设,另一方面,由政府指导或扶持的各类社区组织在社区 治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李路曲( 2006: 40—46) 认为,基层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定的政 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在参与基层组织管理或是参与基层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官僚制度与下层群 众之间的隔阂被消除了。欧树军( 2010: 62—67) 的研究强调新加坡执政者与群众之间存在“上情下 · 84 · ① 参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 ,2014 年 4 月,http: / /www. imf. org /external / pubs /ft /weo /2014 /01 /weodata /index. aspx。数据中的排名是基于以购买力平价换算后的人均 GDP。 2015 年第 2 期( 第 30 卷)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2 2015( Vol. 30) DOI:10.13613/j.cnki.qhdz.00231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