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23卷第1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Vol 23 No 2009年1月 Joumal of a rid L and resources and envionment Jan 2009 文章编号:1003-7578(2009)01-117-08 水资源硬约束下的武威城市化过程与节水型 城市建设 蔺雪芹12,方创琳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提要:以历史资料和1985-2005年武威市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水资源总量变化、河道迁 徙、空间分布、用水结构、水价等方面探讨了水资源对武威城市形成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武 威市水资源和城市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武威市城镇形成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受水资 源影响明显。1985-2005年武威市用水总量和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从相 互抗拮到逐渐适应的磨合过程;用水总量与城市用地扩张关系复杂,但用地规模的扩张带来了 定的用水量减少;农业用水效益与农业在DP中所占的比重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工业用水 效益与工业在DP中的比重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今后随着武威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 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将越加明显,通过优化用水结构促进生产、生活节水、提高公众节水意 识、加强水价调控等途径建设节水型城市是缓解武威城市发展水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市化;水资源硬约束;节水型城市;武威市 中图分类号:T213 文献标识码:A 自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水资源对城市的发展具有一系列复杂深远的影响。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推进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全球日益凸现,学术界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和研究。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且研究的领域较为广泛,就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城市布局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口2,城市化对水资源环境质量的影响3,城市化中的水资源管理问题15,城 市节水发展策略l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由于我国近一半的城市属于水资源短缺城市,所以国内学 者对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非常关注,其中尤以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城市发展问题研究居多,在水 资源与城市空间扩张人口集聚、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水 资源与城镇空间组织的关系研究,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发展策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 就,为今后研究的继续深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综合而言,国内针对水资源与城市化关系这 命题开辟了多样化的硏究领域和视角,但就水资源对城市化大时空尺度影响机制的揭示仍较模糊。本文 针对这一薄弱环节,以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甘肃省武威市为例,从水资源的硬约束入手,利用历 史资料和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水资源对城市形成发展过程的影响机制,探讨水资源利用与 城市化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建设节水型城市的思路。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段,南靠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现辖凉州区、民勤、古浪、天祝 区三县,土地面积332×0km2,占全省总面积的74%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石羊河主要流 经的城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发展迅速,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地区。据统计武威市多年平均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494×0m3,而2005年武威市实际用水量2055×105m3,与可供水量相比缺口5 61×0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40%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水资源利用警戒线,水资源形 收稿日期:2007-11-1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CX2·wW·307-0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2006BAJ05A06)资助 作者简介:蔺雪芹(1980-),女,甘肃省武威市人,博士,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E- mait liny06b@ snnr ac cn第 23卷 第 1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Vol. 23 No. 1 2009年 1月 Journal of A 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an. 2009 文章编号 : 1003 - 7578 (2009) 01 - 117 - 08 水资源硬约束下的武威城市化过程与节水型 城市建设 3 蔺雪芹 1, 2 , 方创琳 1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提 要 :以历史资料和 1985 - 2005年武威市统计数据为基础 ,从水资源总量变化、河道迁 徙、空间分布、用水结构、水价等方面探讨了水资源对武威城市形成发展的作用机制 ,分析了武 威市水资源和城市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 :武威市城镇形成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受水资 源影响明显。1985 - 2005年武威市用水总量和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从相 互抗拮到逐渐适应的磨合过程 ;用水总量与城市用地扩张关系复杂 ,但用地规模的扩张带来了 一定的用水量减少 ;农业用水效益与农业在 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工业用水 效益与工业在 GDP中的比重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今后随着武威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水资源 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将越加明显 ,通过优化用水结构、促进生产、生活节水、提高公众节水意 识、加强水价调控等途径建设节水型城市是缓解武威城市发展水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 ;水资源硬约束 ;节水型城市 ;武威市 中图分类号 : TV213 文献标识码 : A 自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尤其是水资源对城市的发展具有一系列复杂、深远的影响。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推进 ,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全球日益凸现 ,学术界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和研究。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且研究的领域较为广泛 ,就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城市布局、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1, 2 ] ,城市化对水资源环境质量的影响 [ 3 ] ,城市化中的水资源管理问题 [ 4 - 5 ] ,城 市节水发展策略 [ 6 ]等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由于我国近一半的城市属于水资源短缺城市 ,所以国内学 者对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非常关注 ,其中尤以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城市发展问题研究居多 ,在水 资源与城市空间扩张、人口集聚、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研究 [ 7 - 9 ]、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 10 ] ,水 资源与城镇空间组织的关系研究 [ 11 ] ,水资源约束下城市发展策略研究 [ 12 - 13 ]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 就 ,为今后研究的继续深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综合而言 ,国内针对水资源与城市化关系这一 命题开辟了多样化的研究领域和视角 ,但就水资源对城市化大时空尺度影响机制的揭示仍较模糊。本文 针对这一薄弱环节 ,以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甘肃省武威市为例 ,从水资源的硬约束入手 ,利用历 史资料和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 ,分析水资源对城市形成发展过程的影响机制 ,探讨水资源利用与 城市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未来建设节水型城市的思路。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西部 ,河西走廊东段 ,南靠祁连山 ,北接腾格里沙漠 ,现辖凉州区、民勤、古浪、天祝 一区三县 ,土地面积 3. 32 ×10 4 km 2 ,占全省总面积的 7. 4% ,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石羊河主要流 经的城市 ,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发展迅速 ,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地区。据统计武威市多年平均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 14. 94 ×10 8m 3 ,而 2005年武威市实际用水量 20. 55 ×10 8m 3 ,与可供水量相比缺口 5. 61 ×10 8m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 140% ,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 40%的水资源利用警戒线 [ 14 ] ,水资源形 3 收稿日期 : 2007 - 11 - 19。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 ( KZCX2 - YW - 307 - 02 ) , 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2006BAJ05A06)资助。 作者简介 : 蔺雪芹 (1980 - ) ,女 ,甘肃省武威市人 ,博士 ,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E - mail: linxq. 06b@ igsnrr. ac. cn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