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尙氏易學存稿 二、是書依《周易》經傅次序,爲之章解句釋。卷 至十七爲上下經,卷十八至二十爲《繫辭》以下諸傳。卷 首載《自序》、《說例》、《總論》。作者承春秋、西漢易家象 數學傳統,謂《易》辭皆觀象而繫,故重在以象釋《易》。 除依《說卦》取象外,另從《左傅》、《國語》、《逸周書》,尤 其《焦氏易林》中,研尋出諸多失傳已久的“佚象”,並結 合“互象”、“覆象”、“大象”、“半象”諸例,形成獨具創獲 之象學理論體系,以之闌說《易》恉。論者稱其“解決了 舊所不解的不可勝數的易象間題”、“對易象的貢獻是空 前的”(詳附錄于省吾《周易尙氏學前言》)。 此書稿本今存二種,一爲前稿本,一爲後稿本 後者視前者頗多增删修訂,當爲作者最終審改之定本, 亦即“中華本”之底本。今以後稿本爲據(箇稱“稿本”) 參校“中華本”。凡中華本錯舛訛誤而稿本不誤者,依稿 本校改。偶或稿本、中華本皆誤者,即據有闕文崴校訂。 間有疑義者,則檢錄舊說以備孜覽。綜此,乃得校記百 六十餘條,皆詳頁下腳注中 四、中華本附錄二種,其《左傳國語易象釋》爲尙先 生舊作,原附《焦氏易詁》後,今返歸《易詁》書中,以復其 舊。又《滋溪老人傳》一篇,爲尙先生民國二十八年 (1939所作自傳,原載《槐軒文集》未刊稿本中,今亦移 列《尙氏易學存稿》首册《周易古筮孜》卷前,庶便統觀 焉 五、于省吾《周易尙氏學前言》,中華本原列卷首,今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