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2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29卷 强体ZrO2粉体的XRD分析可以看出,在复合材料中2,2ZO2/Cu复合材料的TEM分析 同时存在单斜、四方两种晶型的氧化锆(图1(b)· 图2(a)为3%纳米Zr02/Cu复合材料的显微结 构,基体中分布着粒径为20~100nm的第二相颗粒 一Cu 4-m-Zr02 Zr02,而且分布较均匀,通过EDS(图中表示的是电 D-t-Zr0x 子衍射谱)分析(图2(c)和右上角的电子衍射图说 (a) 明:黑色的圆点是四方晶型的Z02颗粒,这样的均 匀分布使Z02颗粒对晶界迁移将产生拖拽作用,使 基体中的细小颗粒稳定化,所以,这种细小的原位 (b) 颗粒对复合材料的高温蠕变性以及材料在加热过程 30 40 50 60 70 中的组织稳定性都十分有利,然而在C山基体中也 80 20/() 出现Z02颗粒的团聚现象,如图2(b)所示,这主要 与增强相Zr02和Cu基体之间的润湿性有关,虽然 图1XRD分析.(a)3%ZrO2/Cu复合材料;(b)萃取后ZrO2 原位化学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基体与增强体浸 粉体 Fig.1 X-ray diffraction:(a)3%ZrO:/Cu composite:(b)ZrO2 润不良,但由于Z02颗粒尺寸小,不可避免地会出 Dowder extracted from the comDosite 现团聚 1200 *EDX 1000 800 400D 200 Cu Cu 100m E/keV 图2ZrO2颗粒分布及形态的TEM图像.(a)圆形氧化锆颗粒;(b)六角梭形氧化锆颗粒;(c)图(a)中圆形颗粒的EDS分析 Fig.2 TEM images of the nano ZrO particles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a)round zirconia particles;(b)hexangular shuttle zirconia parti- cles:(c)EDS analysis of the black round particles in Fig.2(a) 通过图2(b)所示,大颗粒呈六角梭形,通过电 图3(c),界面结合处存在类似于“缝合线”,而且在 子衍射花样和XRD分析(图1),知道图中六角梭形 界面处可以看到有位错存在,这种界面也很干净, 颗粒的衍射环是单斜结构, 除了基体和增强体之外,仍观察不到其他金属间化 如图3(a)是单斜结构的Zr02与Cu基体的三 合物 叉界面结合情况,(b)是它的放大图.通过计算ZO2 从图4(b)中可以看出,由于四方结构Z02和 的晶面间距d=0.5128nm,可以推断是单斜Zr02 C山基体不具有特定的取向关系,使得界面处能观察 的(100)面,单斜结构的Zr02的直边与Cu基体的 到一个薄层,从EDS可以看出,存在基体向增强体 结合如图3(c)所示.ZrO2与Cu基体结合完整,界 内部的扩散现象,故称这个薄层为扩散层,Arse 面干净、整齐、无杂质、无界面相,而且界面无溶解、 nall2]采用俄歇探针和扫描透射电镜的能谱分析, 扩散,结合紧密,属于直接结合,这是原位化学工艺 对用粉末治金法制备的SiCp/Al复合材料界面的研 制备复合材料的一大优点,这种干净的界面在原位 究表明,在SiC颗粒与A1界面处没有发现SiO2、 TiC,/Al中被证实,Li和Aresenault等人[首次从 Al2O3、Al4C3等反应物,说明Al已经扩散到了SiC 原子角度,采用半经验和半定量的方法计算了SiC,/ 中,而在基体中没有发现Si或C原子,和上面的情 AI界面结合,结果发现,界面结合强度是基体中铝 况相吻合,这种界面被称为溶解扩散型界面,从目前 原子之间的结合力的2~3倍.可见这种界面结合 的研究情况来看,直接结合型界面和溶解扩散型界面 有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而图3(d)中显示的界 型界面都对应着比较好的界面结合,有利于提高复合 面,单斜结构ZrO2的斜边与Cu基体的界面不同于 材料的力学性能,图4(a)也是直接结合型界面,强体 ZrO2 粉体的 XRD 分析可以看出‚在复合材料中 同时存在单斜、四方两种晶型的氧化锆(图1(b)). 图1 XRD 分析.(a)3% ZrO2/Cu 复合材料;(b) 萃取后 ZrO2 粉体 Fig.1 X-ray diffraction: (a)3% ZrO2/Cu composite;(b) ZrO2 powder extracted from the composite 2∙2 ZrO2/Cu 复合材料的 TEM分析 图2(a)为3%纳米 ZrO2/Cu 复合材料的显微结 构‚基体中分布着粒径为20~100nm 的第二相颗粒 ZrO2‚而且分布较均匀.通过 EDS(图中表示的是电 子衍射谱)分析(图2(c))和右上角的电子衍射图说 明:黑色的圆点是四方晶型的 ZrO2 颗粒.这样的均 匀分布使 ZrO2 颗粒对晶界迁移将产生拖拽作用‚使 基体中的细小颗粒稳定化.所以‚这种细小的原位 颗粒对复合材料的高温蠕变性以及材料在加热过程 中的组织稳定性都十分有利.然而在 Cu 基体中也 出现ZrO2 颗粒的团聚现象‚如图2(b)所示.这主要 与增强相 ZrO2 和 Cu 基体之间的润湿性有关‚虽然 原位化学工艺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基体与增强体浸 润不良‚但由于 ZrO2 颗粒尺寸小‚不可避免地会出 现团聚. 图2 ZrO2 颗粒分布及形态的 TEM 图像.(a) 圆形氧化锆颗粒;(b) 六角梭形氧化锆颗粒;(c) 图(a)中圆形颗粒的 EDS 分析 Fig.2 TEM images of the nano ZrO2particles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a) round zirconia particles;(b) hexangular shuttle zirconia parti￾cles;(c) EDS analysis of the black round particles in Fig.2(a) 通过图2(b)所示‚大颗粒呈六角梭形‚通过电 子衍射花样和 XRD 分析(图1)‚知道图中六角梭形 颗粒的衍射环是单斜结构. 如图3(a)是单斜结构的 ZrO2 与 Cu 基体的三 叉界面结合情况‚(b)是它的放大图.通过计算ZrO2 的晶面间距 d=0∙5128nm‚可以推断是单斜 ZrO2 的(100)面.单斜结构的 ZrO2 的直边与 Cu 基体的 结合如图3(c)所示.ZrO2 与 Cu 基体结合完整‚界 面干净、整齐、无杂质、无界面相‚而且界面无溶解、 扩散‚结合紧密‚属于直接结合‚这是原位化学工艺 制备复合材料的一大优点.这种干净的界面在原位 TiCp/Al 中被证实‚Li 和 Aresenault 等人[11] 首次从 原子角度‚采用半经验和半定量的方法计算了 SiCp/ Al 界面结合‚结果发现‚界面结合强度是基体中铝 原子之间的结合力的2~3倍.可见这种界面结合 有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提高.而图3(d)中显示的界 面‚单斜结构ZrO2的斜边与Cu基体的界面不同于 图3(c)‚界面结合处存在类似于“缝合线”‚而且在 界面处可以看到有位错存在.这种界面也很干净‚ 除了基体和增强体之外‚仍观察不到其他金属间化 合物. 从图4(b)中可以看出‚由于四方结构 ZrO2 和 Cu 基体不具有特定的取向关系‚使得界面处能观察 到一个薄层.从 EDS 可以看出‚存在基体向增强体 内部的扩散现象‚故称这个薄层为扩散层.Arse￾naul [12]采用俄歇探针和扫描透射电镜的能谱分析‚ 对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 SiCp/Al 复合材料界面的研 究表明‚在 SiC 颗粒与 Al 界面处没有发现 SiO2、 Al2O3、Al4C3 等反应物‚说明 Al 已经扩散到了 SiC 中‚而在基体中没有发现 Si 或 C 原子.和上面的情 况相吻合‚这种界面被称为溶解扩散型界面.从目前 的研究情况来看‚直接结合型界面和溶解扩散型界面 型界面都对应着比较好的界面结合‚有利于提高复合 材料的力学性能.图4(a)也是直接结合型界面. ·120·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29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