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汉萨(Hanse)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者“会馆”,1241年,当时的吕贝克 和汉堡两个城邦,为保护其商人抵御抢劫者和海盗的袭击而结成了正式的联盟, 双方在某些事务中使用共同的民法和刑法,并彼此在本城中保护对方的商人。这 个被认为是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而在1664年法国就有在各省间建立关脱同盟的提议,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 利后,废除了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建立了最早的关税同盟。1948年1月正式 成立的比荷卢关税同盟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集团,也正是它拉开了第 一次区域化浪潮的帷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萌芽、初创到发展、壮大,经历了 几个时期的发展。与战后的国际经济与因际贸易形势相类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发展也是坎坷不平的。 (一)萌芽与初创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 从战后到60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萌芽与初创阶段。在此阶段,各 国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国内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世界范围内,虽然美国 倡导贸易自由化,但在不同的地区,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各国却以种 种方式保护着国内的经济与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的 需要。 ①1949年1月,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数尔计划”(英语:The Marshall Plan), 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英语: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帮助其欧洲 盟国恢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颜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 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 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英语: Molotov Plan)。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 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并以当时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英语: yacheslav Molotov)的名字来命名。“莫洛托夫计划”也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 会的雏形。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 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宜布成立经济互助 委员会。但是后来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991年6月28日,经济互助委员 会正式宣布解散。 ②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在巴黎签定了《欧洲煤钢联合条约》, 决定成立煤钢共同市场。当时,为了限制联邦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 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的方案,建 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一些西欧国家汉萨(Hanse)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者“会馆”,1241 年,当时的吕贝克 和汉堡两个城邦,为保护其商人抵御抢劫者和海盗的袭击而结成了正式的联盟, 双方在某些事务中使用共同的民法和刑法,并彼此在本城中保护对方的商人。这 个被认为是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而在 1664 年法国就有在各省间建立关脱同盟的提议,1789 年法国大革命胜 利后,废除了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建立了最早的关税同盟。1948 年 1 月正式 成立的比荷卢关税同盟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集团,也正是它拉开了第 一次区域化浪潮的帷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萌芽、初创到发展、壮大,经历了 几个时期的发展。与战后的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形势相类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发展也是坎坷不平的。 (一)萌芽与初创阶段(二战后到 20 世纪 60 年代初) 从战后到 60 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萌芽与初创阶段。在此阶段,各 国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国内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世界范围内,虽然美国 倡导贸易自由化,但在不同的地区,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各国却以种 种方式保护着国内的经济与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的 需要。 ① 1949 年 1 月,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英语:The Marshall Plan), 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英语: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帮助其欧洲 盟国恢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 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 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英语: Molotov Plan)。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 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并以当时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英语: Vyacheslav Molotov)的名字来命名。“莫洛托夫计划”也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 会的雏形。1949 年 1 月 5 日至 8 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 亚、捷克斯洛伐克等 6 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 委员会。但是后来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991 年 6 月 28 日,经济互助委员 会正式宣布解散。 ② 1951 年 4 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在巴黎签定了《欧洲煤钢联合条约》, 决定成立煤钢共同市场。当时,为了限制联邦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 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的方案,建 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一些西欧国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