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试卷代号:216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大众传播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社会传播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信息在一定社会系统 内的运行。所以,社会传播这一现象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行为,其本质在于 传递信息。 2.“子弹论”又称魔弹论、靶子论、皮下注射论,是效果研究早期通行的理论。其基本思想 是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传播效果,其情形犹如子弹(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射向坐以待毙的靶 子(受众)。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无法抵抗的传播效力,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刺激。 3.知晓权指的是公众有权通过大众媒介了解政府、社会变化的权利,从其原初意义上来 说,它更强调通过新闻媒介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监督。 4.大众的概念,可以从学理与非学理两个角度来理解。按照非学理的说法,大众泛指大多 数社会成员,是各种社会群体的集合;按照学理的界定,大众特指进人工业社会以后的社会人 群。这类人群处于一种分散的、隔离的存在状态。 5.媒介接近权是指作为信息接受者和利用者的公民,有权接近和利用大众媒介表达自己 的主张、意见,有权要求大众媒介刊登或播发其意见、广告、声明、反驳,有权要求大众媒介传播 自己想要传播的有关信息。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拟态环境”的观点由李普曼提出。(3分)“拟态环境”是指人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 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 们提示的环境。(4分)他认为,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的认知行为,而且通 1031试卷代号:216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大众传播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 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s分,共 40分) 1.社会传播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信息在一定社会系统 内的运行。所以,社会传播这一现象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行为,其本质在于 传递信息 。 2.“子弹论”又称魔弹论、靶子论、皮下注射论,是效果研究早期通行的理论。其基本思想 是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传播效果,其情形犹如子弹(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射向坐以待毙的靶 子(受众)。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无法抵抗的传播效力,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刺激。 3.知晓权指的是公众有权通过大众媒介了解政府、社会变化的权利,从其原初意义上来 说,它更强调通过新闻媒介对政府工作的了解和监督。 4.大众的概念,可以从学理与非学理两个角度来理解。按照非学理的说法,大众泛指大多 数社会成员,是各种社会群体的集合;按照学理的界定,大众特指进人工业社会以后的社会人 群。这类人群处于一种分散的、隔离的存在状态 。 5.媒介接近权是指作为信息接受者和利用者的公民,有权接近和利用大众媒介表达自己 的主张、意见,有权要求大众媒介刊登或播发其意见、广告、声明、反驳,有权要求大众媒介传播 自己想要传播的有关信息。 二、问答题(每小题 15分 ,共 30分 ) l.“拟态环境”的观点由李普曼提出。(3分)“拟态环境”是指人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 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 、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 们提示的环境 。(4分)他认为,大众传播形成 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着人 的认知行 为,而且通 103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