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微生物分类学是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科学。其目的是研究各类 微生物的特征及其亲缘关系,为微生物资源的利用、控制和改造提供理论根据。 它的内容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 分类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微生物分群归类,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 系统,并描述个各类群的特征:命名是根据命名法则,给每一个类群和物种一个 专有名称:鉴定是指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某一微 生物应归属类群的过程。 微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易发生变异,又缺乏化 石资料,加上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这些都给微生物的系统分类带来困难, 以至于至今所提出的分类系统,还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微生物的自然分类系统。近 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新技术新方法越来 越多地用于微生物分类。例如:通过测定DNA的碱基摩尔百分比,DNA-DNA, RNA-RNA的体外杂交,16 s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即转化和转导试验等研究微 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这些都大大丰富了微生物分类鉴定的内容。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元 与高等动、植物一样,微生物的分类的基本单为也是种。种是表型特征高度 相似亲缘关系及其接近于其他种有明显差异的一群菌株的总称。微生物学中的种 带有抽象的种群概念,在具体分类时,常用一个被指定的能代表这个种群的模式 菌株或典型菌株作为该种的模式种来定种。 1.种以上的分类单元 界、门、纲、目、科、属 2.种以下的分类单元 (1)亚种:指明显而稳定的特征与模式种不同但又不足以区分为新种的菌株 类群。 (2)变种:指在某些方面与特定的典型种的相应特性有所不同的菌株。例如 有一株芽胞杆菌,其他特征都与枯草芽胞杆菌相同,唯独在酪氨酸培养基上产生 黑色素这一特性,这一菌种就称为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 (3)型:同种之内在某些特性上有区别的类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